[实用新型]外置悬挂式中心销轮传动造气炉炉底总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6491.5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0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步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步楼 |
主分类号: | C10J3/74 | 分类号: | C10J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2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悬挂 中心 传动 造气炉炉底 总成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的机械设备,特别是化学肥料和煤气生产中所用到的造气炉,尤其是一种外置悬挂式中心销轮传动造气炉炉底总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煤气发生炉的炉底总成是采用R弧上、下滑道钢球回转支撑。如图1所示:其传动结构是由炉篦1、灰盘2、钢球3、上滑道4、炉底5、下滑道6、大齿轮9、托盘10以及传动三机(电机、齿轮减速机、涡轮减速机7)等主要部件组成;其传动路线是:由传动三机的电机(动力源)→齿轮减速机→涡轮减速机→大齿轮9→钢球3上、下滑道→灰盘2→托盘10→炉篦1,通过速比保证每小时1.5至13转,完成整个传动过程。
其存在的缺点是:由于采用了R弧上、下滑道钢球回转支撑,其实际上是由上、下滑道,钢球3组成的一种轴承,只能承载轴向压力,不能承载固定径向推力;另外大齿轮9啮合的部分置于炉壳里,受到高温、气体和水腐蚀、煤灰粉尘的入侵影响,造成对炉壁和钢球滑道的磨损非常严重,齿轮啮合部分和钢球滑道易被灰尘填满,钢球脱轨,灰盘移位;同时由于炉底积灰,水、煤、灰杂质黏结在齿轮上,齿轮啮合的部分会产生“灰饼现象”,造成传动阻力大,轻则电机跳闸,重则炉底报废。所以维修频繁,同时维修必须卸下整个炉底,维修工期长,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R弧上、下滑道钢球回转支撑结构的煤气发生炉的炉底总成装置中易产生“灰饼现象”和传动阻力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置悬挂式中心销轮传动造气炉炉底总成装置,该装置不仅方便拆装和维修,而且积碳少、轴承承力效果好、灰尘不易进入炉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彻底取消了R弧上、下滑道钢球回转支撑,采用炉外中心销轮传动,从根本上改变炉体里恶劣的工作环境,设备运转效率大大提高;塔式炉篦采用特种耐磨钢材料,以螺栓叠加连接而成,方便拆装和维修;利用迷宫槽和油浸石棉盘根、密封轴承室独特的结构,摆脱了水冷装置中水对设备的冲刷,腐蚀,通过合理的轴孔配合、轴承选用,润滑口适当添加润滑脂,实现无须水冷装置;轴承选用特殊重力轴承,推力滚子轴承和调心滚子轴承配套使用,既保证轴向压力,又保证固定径向推力,润滑口适当加润滑脂。
中心轴采用悬挂式不与地面接触的结构设计,既不影响炉下卸灰和装卸车辆通过又节约了材料,传动核心部件选用销轮边缘传动,销轮由销齿排列组成,销轮避免更换大齿轮时卸下炉底,实现了不停机更换任意一根销齿。
进风口采用双侧进风口结构,布风均匀,彻底消除通风死角,使煤炭充分燃烧,减少残碳量,提高煤气炉的发气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方便拆装和维修,而且积碳少、轴承承力效果好、灰尘不易进入轴承室内部、节约材料、使用寿命长,发气量大大提高的同时减少了反焦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煤气发生炉的炉底总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置悬挂式中心销轮传动造气炉炉底总成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炉篦,2.灰盘,3.钢球,4.上滑道,5.炉底,6.下滑道,7.涡轮机,8.涡杆,9.大齿轮,10.托盘。
在图2中1.炉篦,2.螺栓,3.托盘,4.灰盘,5.迷宫槽,6.出灰口,7.进风口,8.推力滚子轴承,9.调心滚子轴承,10.销轮,11.中心轴,12.轴承室,13.小齿轮,14.水泥支架,15.传动三机,16.炉壳上部,17.轮毂,18.油浸石棉盘根。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炉篦1,螺栓2,托盘3,灰盘4,迷宫槽5,出灰口6,进风口7,推力滚子轴承8,调心滚子轴承9,销轮10,中心轴11,轴承室12,小齿轮13,水泥支架14,传动三机15,炉壳上部16,轮毂17,油浸石棉盘根18等主要部件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步楼,未经王步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