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LED装饰灯串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6277.X | 申请日: | 2007-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锦照 |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洁 |
| 地址: | 台湾省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led 装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LED装饰灯串结构,尤指一种具有亮度稳定不受LED数量影响以及可将电容残留电能释放而具有较佳安全性的LED装饰灯串结构。
背景技术
习用的LED装饰灯串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前插61、尾插62、交流-直流转换器(AC-DC CONVERTER)7以及至少一个LED串联段8等构件,其中LED串联段8由数个LED串联在一起,而前述前插61与尾插62的正、负极之间由电源相连,在电源线之间并联有前述的交流-直流转换器7,请另配合参考图2所示,前述LED装饰灯串结构的交流-直流转换器7为一桥式整流装置,需要四条连线91、92、93、94,令LED灯串的外观美感性较差,而且其LED串联段8并没有设降压装置令LED串联段8两端的电压固定,而一般的LED的额定电压为2.2V,因此限制了LED串联段8的LED的数量。
美国专利第6,972,528B2专利案虽然只须用三条连线(WIRE)而具有较佳的美观性,且该专利亦设有由电阻与电容所组成的降压装置,藉由选择不同阻值的电阻可适用于不同数量的LED,但是该美国专利第6,972,528B2专利案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采用恒压方式工作,其输入电压范围(INPUT VOLTAGE RANGE)比较小,如果工作在AC 120V时其LED颗数只能在60颗以下,否则会造成亮度不够。
2、为了适应不同颗数的LED灯串,采用了内建电阻负载,因此负载电功消耗较大,效率低。
3、电压脉冲比较大,容易造成LED启动瞬间损坏。
4、工作稳定度较差,受外界干扰大,LED的亮度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LED装饰灯串结构,该改进的LED装饰灯串结构具有亮度稳定不受LED数量影响以及可将电容残留电能释放而具有较佳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LED装饰灯串结构,包括有前插、尾插、由四个整流二极管所组成的交直流转换装置以及至少一个LED串联段,其特点是:各所述LED串联段彼此并联,所述四个整流二极管分为两组,第一组的整流二极管,其中的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另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其中的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接在前插一侧的连线的一侧,而另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经电阻与LED灯串的正极相连,其中一整流二极管与另一整流二极管的公共端经电容接到前插另一侧的连线的一侧;第二组的整流二极管,其中的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另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相联,其中的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LED灯串的负极相连,另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则接至尾插一侧的连线的另一侧,其中的一整流二极管与另一整流二极管的公共端经电容接至尾插另一侧的连线的另一侧,所述LED串联段中所设的电阻和所述电容组成了一降压装置。
位于前插另一侧的连线的一侧与第一组整流二极管的公共端之间的所述电容并联一电阻,而位于尾插另一侧的连线的另一侧与第二组整流二极管的公共端之间的所述电容并联另一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LED串联段中设置电阻、电容组成的降压装置,只要改变电容、电阻即可轻易的改变LED串联段的电压,相对可调整LED的数量,且即使LED数量增加亦不会影响其亮度,相对具有亮度稳定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降压装置的电容并联有电阻,进而在电源关闭(OFF)时可将电容的残余电能释放掉,相对具有较佳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启动使用时电流稳定,即使碰到电突(ELECTRONIC SHOCK)产生瞬间高压的状况也可稳定下来,避免LED损坏,相对可提高LED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LED装饰灯串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图1中的交流-直流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谨配合较佳实施例图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锦照,未经陈锦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