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模材料搅拌机防护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6102.9 | 申请日: | 2007-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8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龙 |
| 主分类号: | A61C13/34 | 分类号: | A61C13/34;A61C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伟奇 |
| 地址: | 台湾省三重***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模材料 搅拌机 防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假牙制作设备,尤其是关于一种印模材料搅拌机上的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牙科医师在制作假牙时必须先以患者的齿形做出一母模,再以母模制出假牙。上述母模的材料一般采用印模粉或石膏并加入水,以手均匀搅拌使其成为粘稠状后再使用。由于上述材料在较短时间内即会凝固定型,因此使用者以手搅拌的时间有限,所以无法将印模材料搅拌均匀,而且以手搅拌的方式较为费力,常会使材料内部留有气泡而导致制成的模型中留有气孔并形成粗糙的表面,这对于假牙的品质影响甚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先前有人提出一种印模材料搅拌机(见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74741号),其公开了一种类似行星轮系的机械传动装置,印模材料在该装置中可以绕太阳齿轮公转同时以自转的方式旋动搅拌,从而在高速旋转条件下达到均匀混合并受离心力作用以消除气泡而实现质地密实。
但上述搅拌机的拉伸弹簧只将马达顶部与座体进行连接,而马达在运转时,其底部会因未受到限制而产生过度晃动,进而影响马达及其上所装设的各构件的稳定性。为此,本发明人此前提供了一种齿用印模材料搅拌机的避震结构(中国台湾专利第M278472号),该避震装置由若干支撑柱、若干第一拉伸弹簧、若干第二拉伸弹簧、一底板及一限位板构成。该第一位伸弹簧分别连接于支撑住的顶端与马达的顶部之间;第二拉伸弹簧分别连接于支撑柱的末端与马达的底部之间;底板固定于支撑柱的末端;限位板具有一中央开口,并固定于该支撑柱的中段处,马达受上述拉伸弹簧的连接限位于限位板的中央开口内且悬置于底板之上。由于第一拉伸弹簧和第二拉伸弹簧的拉力作用,马达运转所产生的震动被弹簧所吸收,从而提高了马达及其上所装设的各构件运动时的稳定性。
在运输过程中,为防止搅拌机在避震结构内晃动碰撞,可通过数螺钉的锁固使搅拌机底部与避震结构的承接底板形成紧固状态,但是因中央开口与搅拌机之间留有缝隙,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仍然容易在搅拌机主体与限位板之间产生摩擦或撞击,造成搅拌机主体或限位板的凹裂或毁损,为此
本发明人经努力研究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搅拌机主体在运输过程中与限位板发生撞击,提供一种印模材料搅拌机的防护机构,以避免运输中碰撞或摩擦给搅拌机带来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印模材料搅拌机防护机构,设置于印模材料搅拌机上,该搅拌机包括有一具有限位板的避震架体及一容设于该避震架体内且穿设于限位板中央圆孔内的搅拌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模材料搅拌机防护机构包括有一定位件,该定位件固设于限位板上,且与搅拌机主体形成紧配合状态而使之固定于该限位板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印模材料搅拌机防护机构的定位件包括有若干定位块,该定位块环设于限位板的中央圆孔周围,并夹合固定住搅拌机主体;所述定位件通过螺合方式固定于限位板上,该定位件对应于搅拌机主体的圆柱部设有一弧状部,该圆柱部与该弧状部相互接合形成紧配合状态,该弧状部上对应圆柱部周围的锁固杆处设有若干凹槽。
与现有的印模材料搅拌机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在限位板上固设一定位件与搅拌机主体形成紧配合状态,将搅拌机主体固定于限位板内,从而使搅拌机主体在运输过程中与限位板不再发生磨擦或撞击,避免了由之产生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示印模材料搅拌机包括一避震架体1和一容设于该避震架体1内的搅拌机主体2。
所述避震架体1包括有一用以承接搅拌机主体2的底板10和一限位板12,该限位板12具有一容设搅拌机主体2的中央圆孔120,该避震架体1通过若干弹簧14与搅拌机主体2连接,该搅拌机主体2穿设于中央圆孔120中,并运用弹簧14的压缩特性减缓该搅拌机主体2在运转中的震动程度。该搅拌机主体2具有一圆柱部20,该圆柱部20周围环设有数根锁固杆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龙,未经王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