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翼状固定片的人工泪小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5632.1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0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肖满意;戴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满意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M25/01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11湖南省长沙市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翼状 固定 人工 泪小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泪小管阻塞及泪小管断裂等疾病的治疗工具,尤其涉及带翼状固定片的人工泪小管。
背景技术
泪小管阻塞和泪小管断裂均是常见的眼部疾病,目前,主要用泪道探术及泪道植管术进行治疗。泪道探术损伤小、操作简单,但是长期效果不稳定,复发率高,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泪道植管术是将硅胶制成的人工泪小管植入人体泪小管中,大约三个月后拔出人工泪小管,使人体泪小管恢复通畅。现有的人工泪小管上没有设固定装置,仅为一空心管,因此必需将人工泪小管的一部分暴露在外,以便之后拔出人工泪小管,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生活和工作,而且若护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人体泪小管撕裂,使得人工泪小管拔出后,人体泪小管出现再次阻塞。因此,目前对泪小管阻塞和泪小管断裂的治疗,均没有很理想的治疗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固定、便于安装、便于护理、可减轻患者结膜压迫感的带翼状固定片的人工泪小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翼状固定片的人工泪小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有环状凸缘,于靠近环状凸缘一端的引流管外壁上设有翼状固定片,所述翼状固定片与引流管夹角的开口朝向环状凸缘。
所述环状凸缘上设有利于将泪水导入引流管内的导液凹环。
所述翼状固定片设有两片,并于引流管两侧对称布置,各片翼状固定片顶端的扇形展开角度为30°~90°。
所述翼状固定片与引流管的夹角为15°~45°,翼状固定片的高度为1mm~1.5mm,翼状固定片根部到环状凸缘顶部的距离为2mm~3.5mm。
所述引流管远离环状凸缘的一端设有一引导钢丝,所述引导钢丝一端套设于引流管内,另一端设有便于用钩针牵拉引导钢丝的突起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泪小管对患者实施泪道植管术时,先将引流管未设环状凸缘和翼状固定片的一端经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植入患者的泪小管中,并将该端从鼻道引出,直至将引流管上设有翼状固定片的一端经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引入泪小管,并通过环状凸缘将引流管的端部定位于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处。制作人工泪小管的硅胶材料是具有一定弹性的,翼状固定片设于引流管的外壁上,与引流管形成夹角,其被植入患者泪小管时,可以收拢,便于安装;引流管通过环状凸缘定位后,翼状固定片可提供张力,起到固定作用;且翼状固定片体积小,对结膜的压迫面积少,可减轻患者的异物感。
2、由于翼状固定片与引流管的夹角开口朝向环状凸缘,当翼状固定片进入泪小管时是小端先进入,便于安装,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环状凸缘上设有导液凹环,便于泪水的收集,有利于将泪水导入引流管内。
4、引流管远离环状凸缘的一端套设有一引导钢丝,引导钢丝刚度较好,便于将其植入人体泪小管,可起到引导引流管植入的作用;引导钢丝端部设有突起部,可方便的通过钩针牵拉引导钢丝,将引导钢丝从鼻腔取出,便于将人工泪小管植入泪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引流管 2、环状凸缘
3、翼状固定片 11、引导钢丝
21、导液凹环 111、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满意,未经肖满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5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污染等离子体放电腔
- 下一篇:结膜松弛定位定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