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辊破碎机的罩体与破碎辊主轴间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65610.5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4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田;刘金庭;袁学敏;钟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B02C4/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01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 主轴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辊破碎机,特别是对辊破碎机的罩体与破碎辊主轴间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对辊破碎机是与烧结机配套使用的重要破碎设备,适用于冶金行业的冶炼厂、钢铁厂烧结工段冷、热烧结块的中碎、细碎,其主要是一种破碎辊表面交错排列凸起的齿(或光面)的破碎设备,通过两辊相向转动,将块料挤压破碎。对辊破碎机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两个破碎辊在传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向转动。固定辊1支承在固定轴承2上,移动辊3支承在移动轴承4上,安全装置5(弹簧保护装置、液压保护装置)顶住移动轴承4,并用定位垫块6保持两辊之间一定的间隙。物料自两辊间上方加入,在辊子与物料之间磨擦力作用下,物料被带入两辊之间,受挤压破碎后,自下部排出。定位垫块6用来调整两辊之间的最小距离(也称排料口宽度),以控制破碎烧结块产品粒度。
如图2所示,传统式的对辊破碎机罩体55与破碎辊主轴11间采用多层的毡圈密封,该毡圈密封包括套设在破碎辊主轴11上的密封毡圈盒22,三层毡圈33叠设在密封毡圈盒22中,并被与密封毡圈盒22紧密结合的压盖44盖紧,这种密封形式的毡圈33很容易被磨损,且毡圈密封摩擦阻力较大,轴功率损耗大。到生产现场可以看到当对辊破碎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在毡圈槽中塞满了小颗粒物料和灰尘,在罩体密封处破碎辊主轴上被磨出一条深槽,削弱了辊子主轴的强度,由于毡圈的磨损,轴与毡圈之间的间隙增大,密封效果明显降低。一些细物料和粉尘从罩体55与破碎辊主轴11间密封处泄漏到罩体55外面,造成环境污染,且还必须定期更换毡圈33,影响破碎机正常工作,降低设备工作效率。故降低粉尘污染,改进罩体55与破碎辊主轴11间密封结构成为了生产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降低粉尘污染、且密封效果好、维修维护少的对辊破碎机的罩体与破碎辊主轴间的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辊破碎机的罩体与破碎辊主轴间的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破碎辊主轴11上的密封盘23,密封盘23具有底座24,底座24上环设有若干叶片25,罩体55上设有密封环34,密封盘23套装在密封环34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带叶片和底座的密封盘套设在破碎辊主轴上,该密封盘再与设在罩体上的密封环套装,使结构更为合理,同时密封盘随破碎辊主轴一起运转,使密封盘与密封环之间形成正压气流,减少了粉尘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保证了对辊破碎机正常工作且密封效果更好;同时本实用新型不是采用毡圈,而采用密封盘套设在破碎辊主轴上,不会有磨损现象且无轴功率损耗,免除了维护,并能减少维修工作量,减少了停产检修带来的经济损失,设备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对辊破碎机工作原理图。
图2为已知的毡圈密封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套设在破碎辊主轴11上的密封盘23,密封盘23具有底座24,底座24上环设有若干叶片25,罩体55上装有密封环34,密封盘23被套装在密封环34内,两者间的间隙1.5~2毫米,破碎辊主轴11运转时,带动密封盘23一起高速转动,使密封环34内形成正压的气流,阻挡灰尘不被泄漏到罩体55外面,减少粉尘对工作环境的污染,故这种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5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连接构件
- 下一篇:一种简易型电视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