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65515.5 | 申请日: | 200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83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08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美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美哲 |
| 地址: | 412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工业加热的干式 变压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加热领域,我国目前多是采用进口的成套加热设备,其中包括 国外配套的变压器装置。如果其中的变压器装置发生了故障,维修将比较 复杂,甚至需要更换国外的原装变压器装置。而国内厂家生产的配套变压 器,不能够满足设备的需求。现有的变压器在适应较大的过载方面还达不 到相应的技术参数。当加热设备遇到的触发板出现故障,或者可控硅中的 一个或多个烧坏时,直流成分立即涌入变压器中。而工业用加热设备的变 压器一般是设计为交流形式的,一旦直流进入变压器,线圈则相当于断路, 变压器将发出噪声,同时由于短路过热而被烧坏,整个加热设备也会因此 发生严重的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变压器,它能够满 足加热设备的各种设计指标参数,替代国外进口的原装变压器。本实用新 型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技术问题上,是通过优化变压器内部结构、改善其 通风散热结构和加大设计余量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变压器包括铁芯、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其中铁芯由硅钢片叠置而成, 一次绕组绕制在铁芯上,二次绕组绕制在一次绕组之外,一次绕组与二次 绕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绝缘条,以在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形成第一 风道。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铁芯外表面套有绝缘纸筒,在绝缘纸筒与一 次绕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绝缘条,以在铁芯和一次绕组之间设置第二风 道。这样做能够进一步加强变压器的垂直向通风散热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一次绕组可能不能一次绕完,因此会包括一 次内绕组和一次外绕组两个绕组,在一次内绕组与一次外绕组之间设置有 至少一根绝缘条,以在一次内绕组与一次外绕组之间形成第三风道。这样 做能够更进一步加强变压器的垂直向通风散热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一次内绕组在垂直方向上呈间隔绕制,相邻 排列的绕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绝缘片,以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第二径向风 道。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加强变压器的水平向通风散热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一次外绕组在垂直方向上呈间隔绕制, 相邻排列的绕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绝缘片,以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第三径 向风道。这样做能够进一步加强变压器的水平向通风散热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二次绕组在垂直方向上呈间隔绕制,相邻排 列的绕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绝缘片,以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第一径向风道。 这样做能够更进一步加强变压器的水平向通风散热效果。
为了加强变压器的过载能力,不但在设计上留有足够的余量,而且在 结构上也充分考虑。为了达到最佳的设计过载能力,铁芯的硅钢片长宽比 L/H设置为1至2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压器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替代进口工业加热设备 配套的专门变压器,充分满足加热设备需要的各项设计参数和指标。同时, 由于在结构设计上的改进,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效果进一步增强,抗过载能 力进一步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因为触发板或者可控硅发生故障 导致的变压器断路,出现噪音,甚至过热烧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一相的横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一相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一相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铁芯硅钢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铁芯 2、绕组 3、绝缘条 4、绝缘片 11、硅钢片 20、 绝缘纸筒 21、一次绕组 22、一次内绕组 23、一次外绕组 24、二次 绕组 31、第一风道 32、第二风道 33、第三风道 41、径向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5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用结构增强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中医望诊训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