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花及其制造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5438.3 | 申请日: | 200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9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 发明(设计)人: | 余本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浏阳市余氏科技环保烟花厂 |
| 主分类号: | F42B4/00 | 分类号: | F42B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3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花类烟花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喷花类烟花的内部结构。
背景技术
喷花类烟花是一种传统的烟花产品,传统产品的结构参见图1,由圆柱形筒体3、引线2、效果药层4、中间设孔的上泥塞1和泥底5组成。其制作流程是:将筒体3倒置套入模具,先筑上泥塞1,在上泥塞1上筑效果药层4,然后在效果药层4上筑泥底5。由于泥层和效果药层之间层层夯实,缺乏类似燃烧室的结构,部分效果药在筒内不能充分燃烧;同时上泥塞4中孔6下端口的棱角对效果药喷射起阻碍作用。该结构的喷花产品存在容易掉渣的缺陷,即少量正在燃烧的效果药落地,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特别是在舞台、酒店等高档场所燃放时,掉渣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害而导致索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完全没有掉渣现象的喷花产品,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花,包括外筒、点火装置、效果药、上泥塞、泥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上端筑有上泥塞,上泥塞下设置有内筒,外筒下端以底塞一封堵;所述内筒中筑效果药层,上端开放,下端以底塞二封堵;所述上泥塞中孔是上小下大的喇叭形状。所述底塞可以是泥质或纸质等材料。
采用上述方案的喷花,在上泥塞和效果药层之间构成了一个燃烧室,效果药在筒内充分燃烧;同时上泥塞中孔的喇叭形状也极大的减小了对效果药喷射的阻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点火装置采用引线点火,自上泥塞的中孔引至效果药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点火装置采用电火头点火,为了避免电火头的导线对效果药的喷射产生阻碍作用,导线可以不从上泥塞中孔引入,优选方式是其导线自底塞一插入,经内、外筒体之间引至效果药层。当然,导线的引入方式还存在多种公知的变形,如从筒体侧面开孔引入等,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泥塞中孔下端口的最大开口直径等于内筒的内径。
按照传统制作方式,实现筒内的燃烧室结构极其困难。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筒的设计,是为了制作的方便,其制作流程是:将图4所示模具插入筒体适当位置筑上泥塞,在内筒中筑入效果药并以底塞二封堵,然后将内筒装入外筒,以底塞一封盖外筒底端口。
图4所示模具专为制作本实用新型的喷花产品而设计,为了适应上泥塞中孔上小下大的喇叭形状。所述模具头也是上小下大的喇叭形状。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产品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一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方式二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模具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所述喷花的外筒13上端筑有上泥塞12,上泥塞12下设置有内筒14,外筒13下端口以底塞一17封堵;内筒14中筑效果药层15,上端开放,下端以底塞二16封堵;所述上泥塞12中孔18下端口是上小下大的喇叭形状,其纵剖面是“八”字形;点火装置采用引线11点火,自上泥塞12的中孔18引至效果药层15。
参见图3,与上述方案不同的是,该方案中点火装置采用电火头19点火,其导线20自底塞一17插入,经内筒14、外筒体13之间引至效果药层15。
模具的纵剖面如图4所示,由底座31、模体32、模具头33组成,模具头33是上小下大的喇叭形状,其纵剖面是“八”字形。其大小和材质视需要而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浏阳市余氏科技环保烟花厂,未经浏阳市余氏科技环保烟花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5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质食品连续供给装置
- 下一篇:自由变形台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