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65221.2 | 申请日: | 2007-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3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汤一兵;赵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1/12;H02K5/2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舒欣;宁星耀 |
| 地址: | 411101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一般采用在转子上装铸铝风扇的冷却方式,这种方式冷却效 果不是太好,连续运行时间过长时,电机往往会过热,影响安全运行;还有一 种冷却方式,是在电机端部安装轴流风扇或离心风扇,该冷却系统要求轴向尺 寸较长,因而体积大。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机冷却系统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 轻、轴向尺寸短、工作可靠的电机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轴流式风扇、电机转 轴、电机端盖、外壳、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轴设有空腔,所述轴流 式风扇固定在框架上,框架固定在电机转轴空腔内的一端,电机转轴另一端设 有与电机内部相通的通风孔,所述定子为多边形,与机壳过盈压配在一起,机 壳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风孔。
所述定子最好为四边形,与外壳之间形成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机转轴转动的同时,轴流式风扇随之一起旋 转,产生风压,将冷空气从外面吸到电机转轴内,在电机转轴内,通过轴流式 风扇将冷空气压到定子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中,带走电机运行时,绕组及轴承产 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轴流式风扇内置于电机转轴空腔内,不需要 一套构成风道的外壳,因而缩小了电机轴向尺寸,电机体积随之缩小,重量减 轻,比功率增大,成本降低,并更有利于电机的布置;冷却效果好,有利于降 低电机温升,提高电机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轴流式风扇在电机转轴上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机壳与定子形成的风道的C-C剖视图(去掉转轴 的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电机端盖1、电机转轴2、轴流式风扇3、定 子4、外壳5、框架6,电机转轴2设有空腔,轴流式风扇3固定在框架6上, 框架6固定在电机转轴2空腔内的一端,电机转轴2另一端设有与电机内部相 通的通风孔a,电机端盖1开有与大气相通的通风孔。
参照图3,定子4为四边形,与外壳5过盈压配后,四边形定子4与外壳5 之间形成风道b1、b2、b3、b4。
轴流式风扇3随电机转轴2旋转,产生风压,将冷空气从外面吸入电机转 轴空腔内,在电机转轴2空腔内,通过轴流式风扇3将冷空气压到定子4与外 壳5之间的间隙中带走,通过外壳5通风孔排出机外,带走电机运行时,绕组 及轴承产生的热量。风的通道及流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5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折流式气液错流型超重力场旋转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