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片结构的空转锁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64636.8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8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雷先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先鸣 |
主分类号: | E05B29/08 | 分类号: | E05B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结构 空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锁具,具体涉及一种叶片结构的空转锁。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采用锁定边柱结构锁定的叶片锁,其锁芯在锁关闭时相对于锁芯的锁体是不可以做360°空转的。这种锁防技术性开启能力较强,但防暴力工具撬扭锁芯开锁的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叶片结构的空转锁,该锁可有效防止暴力工具撬扭锁芯开锁。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叶片结构的空转锁,包括锁体、锁体内的锁芯,锁芯分为前锁芯和后锁芯,前、后锁芯上设有锁定离合机构;所述锁定离合机构是在前锁芯上的锁定边柱槽内设有可与叶片上凹槽相配合的锁定边柱,在锁定边柱上设有可以与叶片相配合的缺口,在锁定边柱和锁定边柱槽的端壁之间设有锁定边柱复位弹簧,在后锁芯上与前锁芯的锁定边柱槽对应设置锁销滑槽,锁销滑槽内放置锁销,在锁销滑槽内的端壁与锁销之间设置锁销复位弹簧,锁销复位弹簧的弹性大于锁定边柱复位弹簧,锁销或锁定边柱槽壁中至少有一个采用斜面与另一个接触,或者锁销复位弹簧的弹性小于锁定边柱复位弹簧,锁定边柱或锁销滑槽壁中至少有一个采用斜面与另一个接触;在锁体尾部设有将后锁芯止位的台阶,台阶上与锁销滑槽相对应开一缺口,锁销滑槽内的锁销可与该缺口相配合;在该台阶上还设有限制后锁芯转动角度的限位缺口,后锁芯的尾部设有与锁体尾部上限位缺口相配合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后锁芯上设有的锁定离合机构为对称设置的两套,锁体尾部的台阶上与锁销滑槽相对应开两个缺口,锁销滑槽内的锁销可与该缺口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锁的特点是采用前后两个锁芯,利用后锁芯内的锁销和前锁芯内的锁定边柱与叶片在不同状态下的配合控制锁定边柱的轴向运动,使前后锁芯可以连成一体或分离,从而达到前锁芯在闭锁时可以相对后锁芯和锁体做360°的空转。这种结构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性强。采用本实用新型锁芯空转结构的锁,如果使用非配套钥匙开锁,插入锁芯后只能带动前锁芯空转,不能使固定有锁尺的后锁芯转动。使外力无法通过前锁芯作用于锁体或后锁芯,从而彻底解决了强力开锁和破坏性开锁的难题,进一步提高了锁的防盗性能。采用双排叶片可以减少互开率。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不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5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俯视图。
图10是图8的不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C-C向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左视图。
图15至图17是不同的单排叶片和与其相配合的锁定边柱示意图。
图18至图20分别是图14至图16中锁定边柱的俯视图。
图21至图23是不同的双排叶片和与其相配合的锁定边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锁体4、锁体4内的锁芯,锁芯分为前锁芯1和后锁芯10,前、后锁芯1、10上设有锁定离合机构;所述锁定离合机构是在前锁芯1上的锁定边柱槽13内设有可与叶片3上凹槽15相配合的锁定边柱6,锁定边柱6上设有可以与叶片3相配合的缺口5,在锁定边柱6和锁定边柱槽13的端壁之间设有锁定边柱复位弹簧2;在后锁芯10上与前锁芯1的锁定边柱槽13对应设置锁销滑槽12,锁销滑槽12内放置锁销7,在锁销滑槽内的端壁11与锁销7之间设置锁销复位弹簧8;锁销复位弹簧8的弹性大于锁定边柱复位弹簧2,锁销7采用斜面16a与锁定边柱槽13的槽壁接触(或者锁定边柱槽的槽壁采用斜面与锁销接触);在锁头的锁体4尾部设有将后锁芯10止位的台阶9,台阶9上与锁销滑槽12相对应开一缺口17,锁销滑槽12内的锁销7可与该缺口17相配合,在该台阶9上还设有限制后锁芯10转动角度的限位缺口19,后锁芯10的尾部设有与锁体4尾部上限位缺口19相配合的凸块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先鸣,未经雷先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4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叶酸改性壳聚糖亲核NO供体及其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