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化无线程控供水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4132.6 | 申请日: | 2007-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3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锦华 |
| 主分类号: | E03D11/16 | 分类号: | E03D11/16;E03D5/00;G05D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4421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无线 程控 供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储水装置,特别是一种用计算机远程控制方式控制水泵或电磁阀自动供水的数字化无线程控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水塔或储水池用水泵抽水,水泵控制器是在水池中设置浮球磁吸开关,该磁吸开关串联在水泵的供电回路中,当水位低时,浮球向下,开关接通,水泵工作抽水,当水位高时,浮球向上,磁吸开关断开,水泵停止抽水。存在以下缺点:1、是浮球内的磁吸开关易卡死,并带有高电压,对人体不安全。2、当供水没水来时,水泵空转,浪费电能,而且易发热导致水泵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计算机远程控制的数字化无线程控供水系统,它无需人工管理,能对储水限制在设定范围内,缺水时自动开机抽水/或打开电磁阀供水,水满后自动停机/或关阀。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数字化无线程控供水系统包括储水容器、抽水水泵,接触器,接触器的控制触点与水泵电机相串联,接在交流电源上,接触器的电磁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与控制电路板输出端之间;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与无线通讯模块的A输出端相连接;一个能和控制电路板上无线通讯模块有通讯协议建立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与PC计算机通讯网卡/串行口/或USB接口连接;储水容器上按从上到下顺序分别装有水位上限传感器、水位下限传感器和辅助传感器,辅助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的B输入端连接,连接在板上的12V直流电源上;水位下限传感器和水位上限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电路板中的C输入端和D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板包含微处理器AT89S51、复位电路、时钟电路、A/D转换电路、接口电路、指示电路以及连接于微处理器①脚的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的复位电路由电容和电阻串联组成,其串联点接微处理器⑨脚;所述的时钟电路是在微处理器的脚之间跨接一11.0592MHz晶振;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光电耦合器输出端接三极管的基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线圈;所述的接口电路包括B输入端、C输入端、D输入端和缺相检测接口,其中C输入端是在三极管发射极上串有一个三端稳压器,经电阻接微处理器的脚;D输入端是在三极管发射极上串有一个光电耦合器接微处理器的脚;缺相检测接口是在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并联一个测试开关和三个串联的光电耦合器,三个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分别接三相电压信号,三极管的发射极经R3、R4分压连接微处理器的脚。
本实用新型设有水位上、下限位,能保证储水容器正常供水,缺水时自动开机抽水,水满了自动停机,不用人工管理;避免储水容器水满溢出浪费,节省电能和水资源;采用安全电压、高低压光电耦合器隔离和传感器对水源和水位进行监测,运行可靠而且对人体安全。其设置缺相检测检测电路防止水泵缺相运行,可延长水泵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数字传输和编程软件,实现远程计算机监控、人机对话,数字智能化,同时还可以拓展控制多台不同的水泵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接线示意图;
图2是控制器的远程电脑监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数字化无线程控供水系统包括储水容器1、抽水水泵2,它还包括一个接触器3,它的控制触点与水泵电机相串联,接在交流电源上,接触器3的电磁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与控制电路板4输出端之间;储水容器1上按从上到下顺序分别装有水位上限传感器8、水位下限传感器9和辅助传感器10,辅助传感器10与控制电路板4的B输入端连接,连接在板上的12V直流电源上;水位下限传感器9和水位上限传感器8分别连接控制电路板4中的C输入端和D输入端。
如图2表示一个能和控制电路板上无线通讯模块有通讯协议建立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6与PC计算机7通讯网卡/串行口/或USB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锦华,未经黄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4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