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子橡塑合成弹性体内衬汽车用油管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3662.9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江东工程塑料厂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勋阶 |
地址: | 421002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合成 弹性体 内衬 汽车 油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技术,特别是一种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防止发动机高压油管共振损伤的高分子橡塑合成弹性体内衬汽车用油管支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领域,尽量使用塑料零配件替代各种昂贵的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不仅能提高汽车造型的美观与设计的灵活性,降低零部件加工、装配与维修的费用,而且还可以降低汽车的能耗,是解决世界能源紧张的一个有效途径。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发动机的高压油管常常会出现断裂的问题,经过试验测试得知,高压油管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共振而造成的。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686793公开了一种油管支架焊接工装,它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一端的下电极、设于底座另一端的定位底板、设于定位底板之上的定位挡板和固定在定位挡板上的固定销,下电极为一整体结构,其上表面上有一段圆弧状过渡面,该圆弧状过渡面与一斜面相接。这种整体机构的油管支架虽然零件较少,但仍然存在结构复杂,油管安装不方便等不足,难以有效保证燃油管内不发生气阻,且支架与油管常因大面积接触而造成对油管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分子橡塑合成弹性体内衬汽车用油管支架,以改变汽车用油管支架的刚度来改变其固有频率,使共振转速出现在发动机不常用的转速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分子橡塑合成弹性体内衬汽车用油管支架,它由支架内衬和支架外壳组成;支架内衬由三个局部开口的内衬体和两个将三个内衬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条组成,内衬体上有油管装架孔,油管装架孔局部开口,其内周边有锯齿;支架外壳的外形与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油管支架座相适应,其上有销钉孔、螺钉孔、三个用于形成内衬体的内衬体孔和两个用于形成连接条的连接条槽,内衬体孔局部开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支架内衬采用高分子橡塑合成弹性体材料,支架外壳采用PA6高强度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油管装架孔内周边的锯齿可以是外凸圆弧形锯齿,也可以是内凹圆弧形锯齿,还可以是外凸圆弧形锯齿与内凹圆弧形锯齿的结合。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外凸圆弧形锯齿比内凹圆弧形锯齿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PA6合金材料作骨架,橡塑合成高分子弹性体材料作内衬采用二次注射工艺,促使两种材料的高强度粘合而成,PA6合金外壳质量轻、强度高、刚性好,在结构中起主骨架作用,而橡塑合成高分子弹性体内衬揉软、弹性极好,在与PA6合金合成以后即又增加了韧性强度;且油管装架孔的内圆周边有长短不一的锯齿,使油管支架与油管呈点线方式、并且成梯度接触,牢牢的稳固住油管,很好的解决了油管支架与油管大面积接触而造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运动共振干涉,减少磨擦对油管的损伤,还能有效保证燃油管内不发生气阻,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油管安装方便、灵活、牢固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分子橡塑合成弹性体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高分子橡塑合成弹性体内衬汽车用油管支架,它由用高分子橡塑合成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支架内衬和用PA6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的支架外壳2组成;支架内衬由三个局部开口的内衬体11和两个将三个内衬体11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条12组成,内衬体11上有油管装架孔13,油管装架孔13局部开口,其内周边有外凸圆弧形锯齿131和内凹圆弧形锯齿132,外凸圆弧形锯齿131比内凹圆弧形锯齿132长;支架外壳2的外形与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油管支架座相适应,其上有销钉孔21、螺钉孔22、三个用于形成内衬体11的内衬体孔23和两个用于形成连接条12的连接条槽24,内衬体孔23局部开口。
本实用新型制作时,首先在支架外壳模内用PA6高强度合金材料注射成形支架外壳2,然后将支架外壳2置于支架内衬模内,再用高分子橡塑合成弹性体材料注射成形支架内衬,二次注射工艺促使两种材料的高强度粘合,使其即有强度,又有韧性;特别是内圆周边的锯齿呈点触方式与油管接触,牢牢的稳固住油管,很好的解决了支架与油管大面积接触而造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共振干涉、磨擦对油管损伤的保护,制作的产品与德国大众生产的产品CKD相比,性能参数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下表):
本实用新型产品与德国大众产品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江东工程塑料厂,未经衡阳市江东工程塑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3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祛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连接线体的扬声器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