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手动的双动力式玩具枪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3424.8 | 申请日: | 2007-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宗宽 |
| 主分类号: | F41B11/14 | 分类号: | F41B11/1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手动 动力 玩具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手动的双动力式玩具枪,尤其是指兼具以手动或气动等不同方式驱动的玩具枪击发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可发射塑料(P P)材质子弹的玩具枪产品中,较常见的有手动式、气动式与电动式等结构,其中气动式是以一外加的气瓶供应该玩具枪高压空气,利用高压空气产生的压力推动塑料(P P)子弹向外发射;而此手动式则是以受压缩的弹簧伸张时产生的弹力,利用推动一活塞产生高压空气而推动塑料(P P)子弹向外发射,二者由于动力来源不同,因此结构上亦有明显的差异。
而在手动式玩具枪的结构中,较简易的有以手拉方式带动活塞压缩一弹簧,此种结构仅具单发射击的功能,缺乏使用上的乐趣;另外,以电动马达经由传动机构带动活塞压缩弹簧,其可经由切换而同时兼具单发及连续射击功能,较具使用乐趣,但就目前的产品而言,无论是手动、气动或电动马达带动,其驱动方式大皆仅能以单一形态存在于各玩具枪产品中,尚未见到兼具有以手动及气动驱动的结构,因此,一旦气体用尽,则以气动驱动的玩具枪随即无法动作,形成使用上的缺失,缺乏产品的竞争力。
有鉴于常见的玩具枪尚无法同时兼具手动、气动的双动力控制的缺点,发明人乃针对这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动、手动的双动力式玩具枪,其同时兼具有以手动或气动带动等不同驱动方式,有效增进使用上的变化,增加趣味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手动的双动力式玩具枪,其包括一本体、一枪管;该本体设有一握把部、一长槽;还包括一能源部、一第一控制部、一第二控制部,该能源部包括一气阀座枢设气阀的储气槽、及一复位弹簧;该第一控制部包括一连杆、一扳机、一击锤、一活塞卡榫、二弹簧;该第二控制部包括一气缸体、一活塞体、一套筒、一复位弹簧;
该能源部置设在所述本体的握把部内,此能源部的气阀座内设一气阀;所述第一控制部的连杆与扳机枢设结合,该连杆的耳部与第二控制部一套筒对应套设,且连杆后端下侧缘设一卡合部及一长槽孔与击锤的钩部对应枢置,致使击锤前侧的撞针与该能源部的气阀接触对应设置,且击锤下侧缘延伸一钩部与该连杆的卡合部对应卡扣,而活塞卡榫由连杆后端凹设的缕空部穿过并枢置在本体内壁面对应的孔,使活塞卡榫与连杆产生连动关系;
该第二控制部的气缸体后端贯设一容设该活塞体的气缸槽,且前端一缩小端的内管部容置该套筒,将该活塞体及套筒各别在气缸体的气缸槽及内管部活动,且该缩小端下方设一第二进气口对应套筒的进气孔,该复位弹簧由活塞体一开放端设具的槽孔置设在内部,且活塞体开口端下方延设的一凸缘与该活塞卡榫的角部相对应设置,形成气动、手动的双动力式玩具枪。
当以气体驱动时,利用手部扣动第一控制部的扳机而拉动枢置的连杆,连杆下方设置的一卡合部恰可带动击锤的钩部,使击锤产生一旋转动力撞击气阀,致使能源部一储气槽内的气体经由第二控制部的套筒进入枪管而击发塑料子弹;若气体耗尽时,直接以手部拉动第二控制部活塞体的把手,活塞体往后位移时其下方一凸缘恰卡掣在一活塞卡榫的角部,当手指扣动扳机时,与扳机连动的连杆末端所设的第二凸梢撞击并使前述活塞卡榫产生转动位移,致使活塞卡榫的角部脱离活塞体的凸缘,活塞体受其槽孔内设的复位弹簧弹力作用而往前瞬间推移,使活塞体受预设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而快速压缩气缸体内的空气完成手动控制射击,达成手动、气动皆可击发的玩具枪结构。
该双动力式玩具枪,其藉助气体驱动瞬间击发塑料子弹,或当气体耗尽时直接以手动方式,利用活塞体受预设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而快速压缩气缸体内的空气,达成手动控制射击,同时兼具有以手动或气动带动等不同驱动方式,可有效增进使用上的变化,增加趣味性;而且其控制结构具有可切换玩具枪实施单发射击及连续射击的功效。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半剖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A是图2中A的立体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结构的组合半剖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结构的组合半剖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结构的组合半剖示意图三。
图5A是图5中B(即气阀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动控制结构的组合半剖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宗宽,未经杨宗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3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载气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浓缩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