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麦克风音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3423.3 | 申请日: | 200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7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鲸文;温增丰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克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麦克风,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较佳密闭音室的麦克风音室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最常见的麦克风为动圈式麦克风,主要原理是利用声波去推动震膜,然后震膜带动线圈,利用磁力线的改变产生微弱的电压。一般舞台或手握式的麦克风大部分都是这种结构,它不需要有外在的供电而直接可以插入扬声系统中发音,由于这种麦克风较为轻便,频率响应又还不错,所以普及程度高。
一般来说,麦克风的握把部需开设开关开孔,以及端部需连接讯号传输线,因此会使得音室无法密闭,造成麦克风讯号品质较差,更甚者会因而生成杂音,因此如何去解决上述的问题,一直是业者所急迫有待寻求解决的方案以及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麦克风音室装置,以握把部内部作涵管结构,达到防止音室漏气以及较佳音质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麦克风音室装置,包括有:一握把部,是为具有一容置空间的中空构件,且二端分别为一开口以及一电讯端,此一握把部的壳体上具有一开槽,此一开槽连接有一开关;一音头部,贴靠所述开口,且具有一讯号线;一阻隔部,位于一容置空间中,且与一开槽相对应,而将此一容置空间区分为一气室空间以及一封闭室空间,所述阻隔部具有至少一通孔,所述讯号线通过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封闭室空间中,与所述开关相连接。所述麦克风音室装置更包括有一分隔部,此一分隔部位于一气室空间与电讯端之间,且与一阻隔部相结合。所述阻隔部更包括有一第一阻隔体以及一第二阻隔体,该第一阻隔体与握把部的壳体内缘相垂直,而该第二阻隔体与第一阻隔体相垂直。所述第一阻隔体为橡胶材质所制成。
所述音头部具有一环槽以及一外环体,该外环体与环槽相连接,当音头部贴靠此一开口时,所述外环体是与握把部的壳体内缘相贴靠。所述外环体为橡胶材质所制成。所述开关更具有一辅讯号线,该辅讯号线位于所述封闭室空间中,且与一电讯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借助阻隔部将容置空间区分为一气室空间以及一封闭室空间,且阻隔部具有至少一通孔,如此结构使音波由音头部传入握把部时,音波在封闭室空间中环绕,因此会有较佳的音效品质。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音室装置其它特点及结构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藉一实施例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麦克风音室装置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麦克风音室装置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麦克风音室装置较佳实施例组合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是本发明麦克风音室装置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组合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第一阻隔体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麦克风音室装置,包括有:一握把部1、一阻隔部2以及一音头部3。所述握把部1是为具有一容置空间11的中空构件,且二端分别为一开口12以及一电讯端13,此一握把部1的壳体上具有一开槽14,此一开槽14使得外界可以与此一容置空间11相导通,且此一开槽14连接有一开关15,利用操作此一开关15来决定麦克风是否位于电讯导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鲸文;温增丰,未经陈鲸文;温增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3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借助于模块式配件而适用于网络终端设备的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烟道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