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肋骨锁定钢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3239.9 | 申请日: | 2007-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9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跃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68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 地址: | 410013湖南省长沙市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肋骨 锁定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肋骨重建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肋骨锁定钢板。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肋骨内固定器械有钢丝、克氏针、重建钢板等。这些内固定都并非专门针对肋骨而设计,不符合肋骨解剖学特点,术中需对器件预弯,操作繁琐。钢丝固定操作较为复杂,固定效果欠牢靠;克氏针有退针的危险,可导致医源性气胸;重建钢板由于并非专门针对肋骨而设计,其厚度较大,固定太多可导致胸壁僵硬,其固定原理是螺钉将钢板压于肋骨上,对骨膜血运影响较大,螺钉一旦松动,钢板与螺钉之间会产生相对晃动,钢板将不再起固定作用,并且其螺钉要穿破肋骨双侧皮质,易导致医源性气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符合肋骨解剖学形状、固定强度可靠、能降低医源性损伤风险的肋骨锁定钢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肋骨锁定钢板,包括钢板体,钢板体上设有固定孔,所述钢板体上设有符合解剖学形状的折弯段。
所述钢板体上所设固定孔为与固定螺钉配合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在对肋骨进行解剖学测量的基础上,根据肋骨形状设计钢板体,更符合肋骨生物力学原理,减少术者术中不必要的操作,节约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钢板体上设有符合解剖学形状的折弯段,不是在术中对器具随手拆弯而成,使本实用新型的钢板体不对骨膜产生压迫,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风险;通过在钢板体的固定孔内设置螺纹,将钢板体和螺钉两者固定为一整体,即使螺钉有所松动,钢板体与螺钉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的晃动,钢板体仍然可以起固定作用;由于钢板体和螺钉两者固定为一整体,只需要穿破肋骨外侧皮质就可将钢板体固定,术中操作安全,不会造成医源性气胸。经过生物力学试验,证实该实用新型对肋骨的固定牢靠、不易松动,抗弯曲力和抗扭转力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钢板体 2、固定孔
3、折弯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肋骨锁定钢板,包括钢板体1,钢板体1上设有固定孔2,钢板体1上设有符合解剖学形状的折弯段3。在对肋骨进行解剖学测量的基础上,根据肋骨形状设计钢板体1的形状,使折弯段3与肋骨形状吻合,更符合肋骨生物力学原理,减少术者术中不必要的操作,节约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钢板体1上设有符合解剖学形状的折弯段3,而不是在术中对器具随手折弯而成,使钢板体1不会对骨膜产生压迫,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风险。钢板体1上所设固定孔2为与固定螺钉配合的螺纹孔。通过在钢板体1的固定孔2内设置螺纹,将钢板体1和螺钉两者固定为一整体,即使螺钉有所松动,钢板体1与螺钉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的晃动,钢板体1仍然可以起固定作用;由于钢板体1和螺钉两者固定为一整体,只需要穿破肋骨外侧皮质就可将钢板体1固定,术中操作安全,不会造成医源性气胸。经过生物力学试验,证实该实用新型对肋骨的固定牢靠、不易松动,抗弯曲力和抗扭转力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跃,未经张朝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3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