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桶式捕鼠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2788.4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8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聂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后昌 |
主分类号: | A01M23/08 | 分类号: | A01M23/08;B65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324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鼠器具,可用其诱捕老鼠,也可用其贮藏物品。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捕鼠器多是利用弹簧和杠杆组合的机关,要么制成夹鼠的夹子,要么制成关鼠的笼子,其缺陷是:存在安全问题——装机关时不小心会伤人,小孩去弄也可能会伤人。使用不够方便——捕一次鼠,甚至有人碰撞,又得重装机关,而装机关相当费神;还得经常更换诱饵,因其是靠老鼠咬扯诱饵触动机关达到捕鼠目的,诱饵只能是块状的鱼肉之类,用得太久腐烂。捕鼠效果甚微——使用过的人都知道,一个此类捕鼠器一次只能捕鼠一只,使用多年也只能捕鼠数只,很难超过十只,这是因为老鼠被关在笼子里团团转的困境或者被夹得血肉模糊的惨状让其同类看见了,它们不但自己不再上当,还会提醒其他老鼠……现在的粘鼠板同样存在后者这个问题。有人将世界上狡猾的动物排出前十名,老鼠排在第九,位居狐狸之前。对付老鼠可不那么容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桶式捕鼠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个桶体,桶体高度是桶体直径的2倍至5倍;桶体盖子中间开孔,且设小盖,以盖此孔。桶体直径可有三种形式:下端大于上端;下端等于上端;下端小于上端。桶体盖子中间开孔可有三种形式:圆形孔,方形孔,多边形孔。孔的小盖可为葫芦形板状,也可是合页与弹簧组合体。以塑料为材料,也可以金属为材料。若桶体为塑料,盖子最好以能透亮的塑料为材料。
本实用新型桶式捕鼠器,可在桶底放一点废糠,撒几粒碎米,打开小盖,搭桥——一根木棒或者木枋,一头搁在地面上,一头搁在桶盖上(若靠墙角放或有其他凭借物,可不搭桥),以诱老鼠进入。因桶体直径小而壁面直,老鼠不能斜向纵跳,只能垂直腾跃,但桶体高且加盖子,很难出去。本实用新型桶式捕鼠器不仅因无需经常装机关无需经常换诱饵而安全方便,尤其捕鼠效佳——一只老鼠进入,别的老鼠不会因看到同类的困境或者惨状而吓跑,并向其他老鼠传递信息,只会因看到同类觅食而跟着下去,下去就上不来,被消灭,外面的老鼠不得而知。
本实用新型桶式捕鼠器,只要不打开小盖,不搭桥,就是桶式贮藏器,可用其贮藏米、谷、糠、豆等。因其格外高,老鼠爬不到顶端去,可以避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小下大桶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一样大小桶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大下小桶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孔盖子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孔盖子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边形孔盖子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桶体结构见图1。捕鼠器为一桶体,其高1.2米,其大下端直径40cm,上端直径30cm。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桶体另一种结构见图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其大下端和上端直径皆为30cm。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桶体又一种结构见图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其大下端直径30cm,上端直径40cm。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的盖子结构见图4。可以就是圆形板状,也可以向下面卷沿,内面不能有突起物。中间开一圆孔。制作一个葫芦形小盖。“葫芦”小头钻眼。大盖适当处钻眼。用螺杆串联小盖和大盖,使小盖能以螺杆为轴转动,以盖此孔。
实施例5:本实用新型的盖子另一种结构见图5。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盖子中间开一方孔。
实施例6:本实用新型的盖子又一种结构见图6。与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不同的是盖子中间开一多边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后昌,未经聂后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27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入口门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分体式涡街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