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自动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2715.5 | 申请日: | 200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宏;万全辉;王华胜;黄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4 | 分类号: | G01B5/04;G01D5/00;B23D36/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自动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钢板剪切机中的钢板自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在现有钢板热切分剪机中,对高温钢板剪切前的测量是依靠操作人员根据钢板要剪切的长度并在辊道护板上所标示的长度尺寸中找出相应点,然后操作人员用一长杆在钢板上作上记号,剪切人员再根据该记号对钢板进行剪切。该种测量方式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1、劳动条件恶劣,操作人员近距离在高温钢板上作记号,需要忍受相当高的气温和热辐射,这对人的身体损害较大;2、出现误差的概率大,因为操作人员距钢板有一定距离,难于将辊道护板上的长度标示看准确,再则,手持一长杆作记号时,手易发生抖动,这些都会导致测量误差,测量的误差则导致剪切的误差,以致剪出的板材有不少不符合合同要求,成材率低;3、效率低下,不适应现代化产业的作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钢板热切分剪机在剪切过程中测量方式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在钢板热切分剪机中可自动对要剪切的钢板进行精确测量的钢板自动测量装置。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钢板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测量辊的两端分别设在两个相对的支承座上,其中一测量辊设有可升降的提升装置,测量辊中装有编码计数器,编码计数器与钢板热切分剪机中的自控装置电连接。
测量辊所设可升降的提升装置是指,在两支承座上各设有一个平衡气缸,平衡气缸与测量辊传动连接。
为避免测量辊受热变形,影响测量精度,在测量辊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流动的通道空腔。
为保证测量精度,测量辊上设有二个以上的行走凸环。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1、测量自动化,解决了长期来操作人员在恶劣的劳动条件下进行测量运作的状况,为工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产条件;2、误差低、成材率高,这在于整个测量过程由自动化机械装置执行,排除了人工测量中因主观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易出现测量误差的情况,它测量准而且精确;3、效率高,与现代化产业的作业相适应。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测量辊2的结构示意图(放大、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上测量辊1和下测量辊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分别固定在两个相对的支承座3上,其中,下测量辊2的位置固定不动,上测量辊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承座3中的竖向导轨上。上测量辊1两端并与平衡气缸4传动连接,通过电气控制二位五通电磁阀驱动平衡气缸4作升降运动,从而带动上测量辊1沿竖向导轨上下升降。上测量辊1一端设有编码计数器(即上测量辊1每转一圈,编码计数器则计数一次),编码计数器与钢板热切分剪机中的自控装置电连接。编码计数器也可设在下测量辊2中,其作用相同。为保证测量精度,上测量辊1和下测量辊2上均设有行走凸环5。行走凸环5在上测量辊1和下测量辊2上的个数,根据需要在2以上的数中和钢板的宽度来确定。参见图2,为避免上测量辊1和下测量辊2受热变形,影响测量精度,其辊筒设为空心(上测量辊1和下测量辊2的内部结构相同),在辊筒内设有一冷却水供水管6,冷却水供水管6由固定卡座7固定在辊筒的轴心线上。冷却水供水管6的内腔和管6的外壁与辊筒内壁之间的通道空腔形成一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通道,冷却水供水由厂内供水系统提供,冷却水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是:两个支承座3分别固定在钢板热切分剪机的输送辊道两旁,下测量辊2与输送辊道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测量辊1与平衡气缸4传动连接,可沿支承座3中的竖向导轨上下升降。上测量辊1中的编码计数器与钢板热切分剪机中的自控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是:钢板头部输送至钢板热切分剪机的下剪处,上测量辊1下降与钢板相贴,输送辊道向前运行带动钢板往前,上测量辊1中的编码计数器对上测量辊1转的圈数计数,从而实现对钢板长度的测量。编码计数器将测量到的钢板长度数据发给钢板热切分剪机中的自控装置,由自控装置发出下剪的指令给剪切机,实现对钢板的剪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2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