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田机械的行走耕作底盘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2486.7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唐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满江 |
主分类号: | A01B51/00 | 分类号: | A01B51/00;A01B49/00;A01D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000湖南省永州***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田 机械 行走 耕作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田机械,尤其是一种水田机械的行走耕作底盘。
背景技术 公知的水田机械,如全喂入和半喂入式的水稻联合收获机、蒲滚船。水稻联合收获机现有机型只能在干田收割而不能进入水田和烂泥田收割水稻,更不能耕作收割后的稻田,蒲滚船船体敞开笨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承载水田机械机体重量在水田轻便行走,又能同时一次性将水田翻耕平整,还能在干田作业,在道路上行走的底盘。
本实用新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水田机械的底部,由连接支架连接气袋护框、行走耕作轮、动力变速箱,组成行走耕作底盘。气袋护框内装有气袋,当水田机械进入水田时,将气袋充足气体,增大底盘承载力,使机体在水田中不下沉。气袋可制成轮胎状,也可制成整体扁平状,安置在气袋护框架内,还可制成数个条状形组合安放在气袋护框内。行走耕作轮按倒“品”字形或顺“品”字形安装在气袋护框的前部和后部。这样,被动力驱动的行走耕作轮前进时,从动的行走耕作轮随之滚动,实现工作目的。
行走耕作轮采用行走铁轮和蒲滚轮相组合的结构。当水田机械进入水田作业时,蒲滚轮与行走铁轮同时转动,在推动机体前进的同时翻耕稻田;当水田机械在干田作业或在道路上行走时,由行走铁轮承载机体重量,驱动前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气袋与行走耕作轮组合成水田机械的行走耕作底盘,能承载机体重量,进入水田不下沉。行走耕作轮按“品“字形安装在气袋护框的前部和后部,既可保持机体在前进中稳定性,又可一次性耕作完需要耕作的水田,使水田不留未耕作的空间,耕作完后,即可插晚稻。这种水田机械行走耕作底盘还可单独做为蒲滚船用于耕作水田。一举数得,省时省工,大大减轻农民收割耕作的劳动强度,尤其适合我国南方种植水稻的农民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防水防泥罩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走耕作轮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袋组合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气袋后视剖视图
参见附图 1、气袋,2、气嘴,3、气袋护框,4、连接支架,5、行走耕作轮,6、动力变速箱,7、蒲滚轮,8、行走铁轮,9、防水防泥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气袋1、气嘴2、气袋护框3、连接支架4、行走耕作轮5、动力变速箱6、防水防泥罩9组成。气袋1可直接采用现有的汽车轮胎内胎,也可制成整体扁平状,还可制成条状组合而成。气袋1在气袋护框3之内,可装可卸,当水田机械行走耕作底盘进入水田时可装配上去,增大底盘在水田中的浮力;当水田机械行走耕作底盘进入干田作业可取下,减轻机体负荷。连接支架4连接气袋护框3、行走耕作轮5、动力变速箱6和机体其他的部件。在气袋护框3的前部安装两个行走耕作轮5,后部安装一个行走耕作轮5,后部行走耕作轮5位于前部两行走耕作轮5之间的中心线上,成倒“品”字形。当前部两个行走耕作轮5被动力驱动前进时,从动的行走耕作轮5随之滚动,即推动机体前进作业,同时一次性耕作完已收割的稻田。行走耕作轮5也可按顺“品”字形安装,即在气袋护框3的前部安装一个行走耕作轮5,后部安装两个行走耕作轮5。
为了使水田机械行走耕作底盘既能在水田作业,又能适用干田作业,还能在道路上行走,行走耕作轮5、由蒲滚轮7和行走铁轮8组合而成,行走铁轮8的叶片有一定的厚度,在道路上行走能完全支撑机体的重量,蒲滚轮7的叶片较薄,只在水田中起推动耕作作用。行走耕作轮5中的行走铁轮8的直径大于蒲滚轮7的直径。这样,在道路上行走时,不至于压坏蒲滚轮7。为了防止行走耕作轮5在水田行走翻耕时,乱溅泥水,影响作业,在行走耕作轮5上还分别装上防泥防水罩9。当水田机械需要在道路上行走时,可将行走耕作轮5换成胶轮,更方便水田机械在道路上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满江,未经唐满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2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