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货车车轮轮孔喷油雾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2334.7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6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裴宁;杨光衡;蒋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 |
主分类号: | F16N3/08 | 分类号: | F16N3/08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美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41200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车 车轮 轮孔喷油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车轮轮孔喷油装置,属铁路货车车轮压装前进行补油用的工装类。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铁路货车车轮压装前,需对车轮内孔采用人工涮油或借助装置直接喷油,这两种上油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人工涮油容易使得涮油工具的一些脱落物粘在车轮内孔壁上,如不清除,将影响车轮与车轴的压装力。采用借助装置直接喷油,往往使车轮轮孔内壁局部出现喷不到油的现象,如果不进行人工补油,将使车轮车轴压装时发生拉伤,这种喷油方式油量浪费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车轮轮孔上油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车轮轮孔喷油雾化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货车车轮轮孔喷油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铁路货车车轮轮孔喷油雾化装置是由喷嘴、气缸、上密封罩、下密封罩、进油管路、压缩空气管路、空心活塞杆、活塞和回油管构成,其气缸内设有带活塞的空心活塞杆,气缸底座上开有进气孔,其进气孔与空心活塞杆下部相通,气缸端盖上设有进油孔和进气孔以及与回油管相通的回油孔,空心活塞杆上部开有进油孔和进气孔,喷嘴入口分别与具有一定压力的植物油和压缩空气连通;上密封罩和下密封罩分别设置在车轮的轮毂两端面,其带有喷嘴的空心活塞杆上端与下密封罩套装。铁路货车车轮轮孔喷油雾化装置是设置在车轮上。喷嘴的锥面的缝隙大小可视喷油效果进行调整,而油、气在容腔内充分地混合雾化。采用车轮轮孔喷油雾化装置可使车轮轮孔内壁及上下圆角均匀地形成一层较薄的油膜,从而可较好地满足车轮与车轴的压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上、下密封罩由气缸压贴在车轮的轮毂两端面,喷嘴装在空心活塞杆上并通过气缸上、下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随气缸上下移动,喷嘴入口分别与具有一定压力的植物油格压缩空气连通。由控制信号自动打开喷嘴进气进油管路,油、气在一定的容腔内充分混合雾化后,从喷嘴喷入封密的车轮内孔,油雾迅速在车轮内孔扩散并与内表面接触后形成均匀的油膜。而部分喷在空气中的油可以通过下密封罩的回油管回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实用性强,可显著提高车轮轮孔内壁油膜的均匀性,满足轮对压装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嘴与气缸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上述附图,一种铁路货车车轮轮孔喷油雾化装置,是由喷嘴1、气缸2、上密封罩3、下密封罩3′、进油管路4、压缩空气管路5、空心活塞杆6、活塞7和回油管8构成,其气缸2内设有带活塞7的空心活塞杆6,气缸2底座上开有进气孔,其进气孔与空心活塞杆6下部相通,气缸2端盖上设有进油孔和进气孔以及与回油管8相通的回油孔,空心活塞杆6上部开有进油孔和进气孔,喷嘴1入口分别与具有一定压力的植物油和压缩空气连通;上密封罩3和下密封罩3′分别设置在车轮9的轮毂两端面,其带有喷嘴1的空心活塞杆6上端与下密封罩3′套装。铁路货车车轮轮孔喷油雾化装置是设置在车轮9上。
本喷油雾化装置的上、下密封罩由气缸压贴在车轮的轮毂两端面,喷嘴装在空心活塞杆上并通过气缸上、下部进入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随气缸上下移动,喷嘴入口分别与具有一定压力的植物油格压缩空气连通。由控制信号自动打开喷嘴进气进油管路,油、气在一定的容腔内充分混合雾化后,从喷嘴喷入封密的车轮内孔,油雾迅速在车轮内孔扩散并与内表面接触后形成均匀的油膜。而部分喷在空气中的油可以通过下密封罩的回油管回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未经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2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