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秆皮芯分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2277.2 | 申请日: | 200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0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凌受明;易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受明 |
主分类号: | D01B1/10 | 分类号: | D01B1/10;D01B9/00;D21B1/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秆皮芯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韧皮分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棉秆皮芯的机械分离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棉秆皮经脱胶后可成为纺织纤维,棉杆芯是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到目前为止,由于棉秆皮剥制难度大,只能采用手工剥皮方式,现在技术中还没有机械剥制棉秆皮的专用机械。手工剥皮方式劳动强度高,劳动效率很低,不具有工业可行性,我国每年上千万吨的棉秆无法综合利用。
同属于植物纤维类的麻纤维自动剥制设备无法直接应用于该领域,原因在于与同类的麻类韧皮对比,棉秆韧皮具有其自身特点:棉秆皮的韧性和强度都低于麻类韧皮,尤其在干燥状态下,棉秆皮的韧性和强度变得更差。如何成功地实现皮芯分离,且保证棉秆韧皮纤维在加工过程中不被破坏,保持加工后的棉秆皮呈连续带状,含杂质少,加工后的棉杆芯为毫米级碎屑状,几乎不含果胶,成为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是尚未解决的难题,需要发明一种机械剥制棉秆皮的专用机械将棉秆变废为宝、综合开发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秆皮芯分离机,它可实现棉秆皮芯的机械化分离,劳动强度低,劳动效率高,经加工后的棉秆皮呈连续带状,含杂质少,经脱胶处理后成为一种天然纺织纤维;加工后的棉杆芯为毫米级碎屑状,几乎不含果胶,是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秆皮芯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它由依次设置的挤压装置、垂直打击装置、换向拨击出皮装置和固定上述装置的墙板、机座组成,所述的挤压装置、垂直打击装置、换向拨击出皮装置的芯轴平行设置且均由墙板支承固定,由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的挤压装置为上下平行设置、相对碾压、同步驱动的一对以上的光压辊组成的光压辊组,所述的垂直打击装置由位于挤压装置出口处、承接扁裂棉秆的给进打击板和位于给进打击板端部对扁裂棉秆实施打击的打击轮组成,打击轮为鼠笼式中空转轮,打击轮的表面为间隔一定距离的圆柱状打手,给进打击板工作台面与打击轮径向保持一定的原始间距;所述的换向拨击出皮装置由鼠笼式中空转轮式的换向轮和一对上下交叉鼠笼式中空转轮式上交叉出皮轮和下交叉出皮轮组成,换向轮、上交叉出皮轮、下交叉出皮轮的工作面为间隔一定距离的圆柱面,换向轮置于打击轮下方,换向轮高速旋转且线速度为打击轮线速度的2倍~6倍,对带状棉秆皮进行自由高频率拨击,之后将棉秆皮抛给下交叉出皮轮,上交叉出皮轮、下交叉出皮轮高速旋转且线速度为换向轮线速度的125%~200%,对棉秆皮进行高频率交叉自由拨击,将棉秆皮快速输出,所述的传动机构是上交叉出皮轮由电机驱动,同时上交叉出皮轮用齿轮驱动下交叉出皮轮和换向轮,上交叉出皮轮与下交叉出皮轮为同步驱动,换向轮用齿轮驱动打击轮,打击轮用齿轮驱动光压辊组的下光压辊,下光压辊用齿轮同步驱动上光压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给进打击板和挤压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推进弹簧将给进打击板推向打击轮,所述的推进弹簧的推力0.5~3.6KG。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挤压装置中上压辊的芯轴两端固定于滑块上,滑块可在墙板上的滑槽内上下移动,滑块的上部设置有控制滑块上下运动的加压压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给进打击板工作台面与打击轮径向原始间距相当于棉秆皮的厚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光压辊组为连续工作的两组光压辊,所述的打击轮用齿轮驱动第二组光压辊组的下光压辊,下光压辊用齿轮驱动第二组上光压辊,同时通过过渡齿轮驱动第一组光压辊组的下光压辊,第一组光压辊组的下光压辊用齿轮驱动第一组上光压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给进打击板的工作面为凸圆弧面,所述的打击轮上的打手材质为冷拉圆钢或尼龙、工程塑料圆棒,所述的换向轮、上交叉出皮轮、下交叉出皮轮的每个工作面都由光滑圆棒构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换向轮的线速度为打击轮线速度的4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交叉出皮轮、下交叉出皮轮的线速度为换向轮线速度的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受明,未经凌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2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喷嘴气提式外环流反应器
- 下一篇:车用广告座椅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