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砖夹持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1683.7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2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宝松;丘兆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12 | 分类号: | B28B11/12;B24B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李国钊 |
地址: | 528313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砖 夹持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砖夹持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切磨边机的陶瓷砖夹持输送装置,属于建材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普通瓷砖磨边机在工作时,通过其夹持输送装置两侧的夹持输送机构夹持砖坯两边并输送砖坯6通过各级磨边头5进行磨边加工,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包括左右两侧夹持输送机构、上传动轴2、下传动轴3及同步齿轮组4,每一夹持输送机构包括上输送压紧组件和下输送承托组件,上传动轴2连接两侧上输送压紧组件,下传动轴3连接两侧下输送压紧组件,同步齿轮组驱动上、下传动轴实现同步夹持输送。左右两侧夹持输送机构为压带夹持输送机构1或为压轮夹持输送机构,压带夹持输送机构1由下输送带轮11、下输送带12、上压带轮13及上压带14组成,而压轮夹持输送装置由下输送滚轮组、上输送滚轮组组成。工作时,下输送皮带12或下压轮组的承托运输面121支承输送砖坯6,上压带14或上压轮直接压住砖坯6的两条边,这样通过上下压带或上下压轮的压紧作用可以以把砖坯6牢牢夹紧输送至各级磨边头5进行磨边加工,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但其中间无支承结构。这种工作方式在加工陶瓷厚板时,因砖坯有足够的刚性,所以能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但当为砖坯厚度为3~6毫米,尺寸为≥700×1500毫米的大规格陶瓷薄板时,由于砖坯坯体的刚性不足,在夹持输送过程中,坯体中间部位会下凹距离h,使砖面不平直,导致砖坯破损和降低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陶瓷砖夹持输送装置,其能够有效解决加工大规格陶瓷薄板时出现的中间部位下凹,导致砖坯破损和加工精度降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砖夹持输送装置,包括左右两侧夹持输送机构、上传动轴、下传动轴及同步齿轮组,所述左右两侧夹持输送机构之间设有中间支承机构,该中间支承机构具有一与两侧夹持输送机构的下承托运输面位于同一平面且可与夹持工件输送同步的支承面。
上述支承面为可与夹持工件输送同步的移动带面支承面。
上述中间支承机构为至少一组输送方向与夹持输送装置一致的皮带支承机构,每一皮带支承机构包括两端支承皮带轮、组成移动带面支承面的支承皮带及位于支承皮带上带边下方用于支承皮带上带边的支承板。
上述其中一端的支承皮带轮设于夹持输送装置的下传动轴。
上述支承板上设有用以对支承皮带上带边定位支承的托槽,且该托槽的深度小于支承皮带的厚度。
上述支承面也可以为可与夹持工件输送同步的滚轮支承面。则上述中间支承机构为至少一组输送方向与夹持输送装置一致的滚轮支承机构,每一滚轮支承机构包括一托轮支撑板及设于托轮支撑板上用于组成滚轮支承面的若干承托滚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兼容性能好,能在现有的一种陶瓷砖夹持输送装置的基础上加设中间支承机构来实现,其能够有效解决加工大规格陶瓷薄板时出现的中间部位下凹,导致砖坯破损和加工精度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磨边机的陶瓷砖夹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16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吸塑托盘的加工设备及模具
- 下一篇:装配式住宅结构柱卡口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