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大弯曲和带钩钢筋调直的调直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1137.3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家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家奇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1012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钢筋 调直机 | ||
技术术领域:
一种对大弯曲和带钩钢筋调直的调直机,适用于冷热轧钢筋的调直,尤适用于扭曲形的旧钢筋调直。
背景技术:
调直钢筋的方法有手工式和机械式两种,手工法是用手工使用简单工具对钢筋调直,手工法劳动强大,钢筋调直度差,不如人意,机器调直钢筋法中较好的一种是回转式钢筋调直机,工作原理是,钢筋在前进运动中,由多个旋转模孔对钢筋弯曲部旋压达到调直目的。
钢筋调直机包括机架、传动系统,模框、可调的调直模和前、后输送轮组,传动系统带动输送轮组和模框转动,可调的调直模安装在模框内,它们都安装在机架上。
上述的机械式钢筋调直机存在着以下缺点:1、只适合于单品种钢筋调直,如光圆钢丝的调直机,热轧钢筋的调直机,螺纹钢筋调直机等。2、现有的所有钢筋调直机都不能对扭曲成乱麻状的旧钢筋调直。
扭曲的旧钢筋虽然不能在建筑上使用,未调直的旧钢筋只能回炉再生产,需求大量的能源,若旧钢筋能调直,在小五金行业中可再使用,不需回炉,这就能节约大量能源。
由于旧钢筋象乱麻一样,有大弯曲和小弯曲,有钩,所以调直难度大,。
较好的一种钢筋调直机是名称为“一种旋转模块调直回转筒(公告号CN252971;专利号:ZL01270126.2)”,但该设备只适用对热轧钢筋的调直。
现有机械式的钢筋调直机,完全不适合对旧钢筋的调直,由于现有调直机的调直模的模孔是弧形孔13(图3),钢筋弯曲较大处不能通过,小钩之处则被压合,甚至损坏模具。所以,目前的旧钢筋只能用人工法调直,因此,采用机械对旧钢筋调直成为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对大弯曲和带钩钢筋调直的调直机,其目的是用机械解决被扭曲成弯曲状或带钩钢筋的调直。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把弯曲和带钩的钢筋进行予整形,使钩和大弯曲整形为小弯曲,然后已整形的旧钢筋进入模框中的调直模调直。
一种对大弯曲和带钩钢筋调直的调直机,包括机架、传动系统,模框、可调的调直模和前、后输送轮组,传动系统带动输送轮组和模框转动,可调的调直模安装在模框内,它们都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有予整形模,予整形模固定在前输送轮组前面的机架上,其截面是阶级圆孔,出口圆孔是长园形。
上述一种对大弯曲和带钩钢筋调直的调直机,其特征在于予整形模有2-3个阶级圆孔,大圆孔是钢筋的入口。
上述一种对大弯曲和带钩钢筋调直的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模框两头的内端板各固定有一漏斗形的端头模,其截面是漏斗形圆孔,漏斗方向朝着钢筋前进方;隔板上安装有可调的漏斗形调直模,其截面也是漏斗形圆孔,漏斗方向朝着钢筋前进方。
上述一种对大弯曲和带钩钢筋调直的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模框内有三块隔板,中间的一块隔板固定着中模,中模的结构和端头模相同,其余两块隔板上安装可调的漏斗形调直模。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劳动强度,能调直旧钢筋并能再次使用,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对大弯曲和带钩钢筋调直的调直机的模框和予整形模装配示意图;
图2是可调漏斗形调直模剖面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回转式钢筋调直机可调弧形调直模的剖面图。
予整形模1、前输送轮组2、模框3、端头模4、中模5、隔板6、可调调直模7、后输送轮组8、调节螺栓9、轴承座10、轴承11、漏斗形模孔12、弧形圆孔调直模13。
具体实施方式:
现用一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图1、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零部件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机架、传动系统,模框、可调的调直模和前、后输送轮组,传动系统带动输送轮组和模框转动(图中没显示),可调的调直模7安装在模框3内,它们都安装在机架上。本例的模框3内有三块隔板6,中间的一块隔板固定着中模5,中模的结构和端头模4相同,其截面是漏斗形圆孔,端头模固定在模框3两头,中模和端头模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其余两块隔板上安装可调的漏斗形调直模7,它的截面也是漏斗形圆孔12。调直模7安装在轴承11内,轴承11用螺钉固定在轴承座10上,调节螺栓9可调节调直模7的位置。予整形模1固定在前输送轮组2的前面机架上,其截面是两级圆孔,大圆孔是钢筋的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家奇,未经潘家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1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暖手套
- 下一篇:具有节能和过压保护的恒流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