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退火炉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1041.7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9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开勇 |
主分类号: | C21D9/62 | 分类号: | C21D9/62;C21D1/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447广东省东莞市东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炉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退火炉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退火炉加热系统有两种:
1)电阻丝绕包式。将退火炉管排成规定间距的一排退火炉管排,用云母纸包裹退火炉管排,用穿有绝缘瓷珠的电阻丝绕在管排外,保证电阻丝不与退火炉管接触造成短路。电阻丝通电时,热量通过瓷珠和云母纸传到退火炉管。在其中一根专用测温管内安装热电偶,根据热电偶测得的温度控制一个区域的电阻丝加热,使退火炉管内温度保持在要求的温度上。其缺点是电阻丝热量向退火炉管传导时是局部直接传导,电阻丝发热量的分布决定了被加热退火炉管的接收热量的分布,不锈钢退火炉管的优良导热性可使其纵向温度均匀,但横向各根退火炉管之间没有热传导,将由电阻丝发热量分布而决定温度分布。电阻丝发热量分布是很难做到均匀的,所以横向分布的各退火炉管之间温度经常出现不均匀,导致通过退火炉后的每根铜线退火程度不同,延伸率不一致,严重时会影响产品质量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2)电热管加热式。将退火炉管排成规定间距的一排退火炉管排,穿在一个比退火炉管排稍宽的退火炉内胆上部。在退火炉内胆下部,沿退火炉管方向排列与之垂直的电热管,电热管与退火炉管之间保持适当间距,并在间隙中安放热电偶。电热管通电时,热量通过内胆空腔传至退火炉管,热电偶通过控制空腔温度控制退火炉管内温度。其缺点是耗电量较大,通常比电阻丝绕包式耗电量大一倍。此外,它的结构比电阻丝绕包式复杂,造价和故障率都较高。因为此结构电热管主要通过热辐射和空气对流加热退火炉管,这两种热传导方式虽有局部性但也有一定扩散性,所以其横向分布的各退火炉管之间温度不均匀现象稍好于电阻丝绕包式,但不均匀现象仍然存在。
以上两种结构都存在纵向温度分布不平滑的现象,通常表现为某些点温度过高引起铜线容易在不锈钢退火炉管上烧结粘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退火炉加热装置,它可以保证产品的退火质量,耗电量也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由多根退火炉管排成规定间距的退火炉管排,退火炉管排外侧包裹有绝缘层,穿有绝缘瓷珠的电阻丝绕于绝缘层外,退火炉管排外侧包裹有导热材料层,绝缘层包裹于导热材料层外。
所述的导热材料层为铝板层。
所述的绝缘层是云母纸层或者保温毡棉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电阻丝发出的热量先传到导热材料层,导热材料层先将热量在它本体内传导均匀,再将热量传导给被它包裹的退火炉管,所以各根退火炉管之间的温度会很均匀,尤其在导热材料层导热性较好且较厚时可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较好地解决了退火炉内横向温度均匀及纵向温度平滑的问题,保证了铜线的退火质量,耗电量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多根退火炉管10排成规定间距的退火炉管排,退火炉管排外侧包裹有绝缘层20,穿有绝缘瓷珠30的电阻丝40绕于绝缘层20外,退火炉管排外侧包裹有导热材料层50,绝缘层20包裹于导热材料层50外。
所述的导热材料层50为铝板层。
所述的绝缘层20是云母纸层或者保温毡棉层。
所述的导热材料层50亦可包裹于绝缘层20外,只是效果没有绝缘层20包裹导热材料层50好。
本实用新型是对电阻丝绕包式加热系统的改进,在不锈钢退火炉管10外包裹一层如铝板等的导热材料层50,在此导热材料层50外面再包裹绝缘层20,并缠绕穿有绝缘瓷珠30的电阻丝40。由于电阻丝40发出的热量先传到导热材料层50,导热材料层50先将热量在它本体内传导均匀,再将热量传导给被它包裹的退火炉管10,所以各根退火炉管10之间的温度会很均匀,尤其在导热材料层50导热性较好且较厚时可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较好地解决了退火炉内横向温度均匀及纵向温度平滑的问题,保证了铜线的退火质量,耗电量也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开勇,未经周开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1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