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维控温烘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1035.1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1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开勇 |
主分类号: | F26B3/02 | 分类号: | F26B3/0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447广东省东莞市东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烘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机烘炉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二维控温烘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漆包机烘炉炉膛的温度控制是将烘炉炉膛分成2~4个控温区,如蒸发区,中心区,固化区。每个控温区由一组电热管和一根测温热电偶组成,用温控表显示热电偶温度并控制电热管加热。通常热电偶放在该区的中心部位,以此处一个点的温度代表整个区的温度。将2~4个控温区串联起来,即可控制炉膛内的纵向温度分布。但是,烘炉炉膛区内的横向温度分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漆包机烘炉通常在横向分布了大约多个漆包线线头、宽度跨度比较大,横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将导致每个漆包线线头的烘烤程度不同,难以保证漆包线质量的一致性。现有的漆包机通常在设计时尽力做好风道结构和保温,在调整时尽力将风门调到风量一致,最终根据实际生产时各头的烘烤情况来判定横向温度分布,也即是凭经验的模糊判断,很难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参考数值。这样模糊的横向温度的判断,在烘炉炉膛及风道常常采用了较复杂的带有很多圆弧的无法控制制造精度的结构,再加上加固不好导致所设计结构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大多数同厂家同型号的烘炉的横向温度分布都是不同的,由于对横向温度分布的数字不够准确、不科学,所以在生产中,由于炉膛内横向温度分布不均,实际值跟测量值差别较大,很难达到控制炉膛区横向温度,实际中常导致产品产生很大的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漆包机烘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对漆包机烘炉炉膛区每个区的横向温度有比较精确的掌握的一种二维控温烘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二维控温烘炉,它包括有炉体和炉膛区,炉膛区分为纵向顺序相连的蒸发区、中心区和固化区三部分,纵向的蒸发区、中心区和固化区的中心位置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蒸发区、中心区和固化区所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横向两侧分别还安装有两个温度传感器,这样温度传感器纵向、横向均呈为三排排列。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测温热电偶。
其中所述蒸发区、中心区及固化区各设一个相连的送风口,每个送风口的风道内都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列的风门,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电加热管,风道进口设置有进风抽风机。
其中所述炉膛区设置有折线分布的角铁导风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蒸发区、中心区和固化区安装温度传感器横向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温度传感器,这样可以全面掌握每个炉膛区的横向温度情况,根据炉膛每个区内的温度情况调节相应送风口的风门大小可以达到炉膛每个区内横向温度的相对的稳定、一致,以便生产优质的漆包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二维控温烘炉,它包括有炉体1和炉膛区2,所述炉膛区2分为纵向顺序相连的蒸发区21、中心区22和固化区23三部分,纵向的蒸发区21、中心区22和固化区23的中心位置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蒸发区21、中心区22和固化区23所安装温度传感器3的横向两侧分别还安装有两个温度传感器3,所述温度传感器3纵向、横向均呈为三排排列。温度传感器3为测温热电偶。蒸发区21、中心区22及固化区23各设一个相连的送风口4,每个送风口4的风道5内都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列风门6,风道5进口设置有进风抽风机9。所述风道5内设置有电加热管7。电加热管7与此处的测温热电偶一起对热风进行控温,保证在各种情况下吹进炉膛的热风温度都略高于对应区域所需温度,从而保证横向风门6调节的效果;其另一效果是将较大量的加热转移到了炉膛之外,可保证炉膛内区2发热管9不被烧红,若烧红则会引起炉膛区2内实际温度不均匀甚至造成炉膛区2起火。
炉膛区2设置有折线分布的角铁导风板8。角铁导风板8可以强制气流横向移动,减小炉膛区2横向温度的差异,达到每个炉区内温度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在蒸发区21、中心区22和固化区23安装温度传感器3横向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温度传感器3,这样可以全面掌握每个炉膛区2的横向温度情况,根据炉膛每个区内的温度情况调节相应送风口4的风门6大小可以达到炉膛每个区内横向温度的相对的稳定、一致,以便生产优质的漆包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开勇,未经周开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1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 下一篇:飞机牵引车驾驶室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