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加温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60400.7 | 申请日: | 200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彭加凡;钟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加凡 |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 |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喻新学 |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加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医疗输液过程中给所输液体加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医疗机构使用的输液加温装置,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需使用特殊的输液加温管或输液加温袋,导致使用成本的增加;二是经加温装置加温后的液体常常需经过一段裸露的输液管再输入病人体内,在低温环境和低流速的情况下,加温后的液体温度又会重新降低,甚至接近环境低温,大大削弱了加温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适宜的温度给常规使用的输液管内液体有效加热,且加热效果不易受低温环境影响的输液加温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输液加温仪,包括加温套管和温控器,其中,加温套管为一条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半封闭可容纳输液管的外套软管,在其沿长度方向开有一条裂缝,使用时通过该裂缝将输液管压入加温套管内;在加温套管本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根发热元件;在加温套管内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发热元件与温度传感器均通过导线或电气接头与温控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发热元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加温套管的横截面方向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为两个,分布于加温套管的头部和尾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发热元件的发热,热量通过加温套管传递给加温套管内包纳的输液管内流动的液体,温控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号调节发热元件的发热功率,可以使加温套管保持在适宜的加温温度。同时,加温套管的结构可以使输液管尽可能多的部分被包裹加热,提高加温效果,屏蔽低温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加温套管的横剖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输液加温仪,包括加温套管2和温控器1,加温套管2为一条半封闭可容纳输液管的外套软管,其由导热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发热材料制成。加温套管2在沿长度方向开有一条裂缝,使用时通过该裂缝将输液管压入加温套管2内。在加温套管2本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一根发热元件3;在加温套管2内还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4;发热元件3与温度传感器4均通过导线或电气接头与温控器1相连。温控器1通过采集温度传感器4反馈的温度信号,调节发热元件3的发热功率,使加温套管2以适宜的温度加热输液管内的液体,从而使所输液体加热至人体适合的温度。
为了使所输液体受热均匀,发热元件3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外套软管2的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为了更好地控制所输液体温度,达到适合人体的温度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设有两个温度传感器4,在加温套管2的头部和尾部各一个。
本实用新型在加温套管2本体内设置封闭的通道5,封闭的通道5内充满了空气,这样的好处有三,一是,由于加温套管本体材料的减少,可以使加温更迅速及均匀;二是,空气通道能减少热量的散发,具有保温作用;三是,因为,加温套管管壁薄,更容易让输液管的压入或取出。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变劣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加凡,未经彭加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0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链条架横杆悬挂输送制壳干燥线装置
- 下一篇:挤浆机的滤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