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体钢锅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660.2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运成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洋 |
地址: | 524400广东省廉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体钢锅,特别是涉及用于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的复合体内锅。
背景技术
在电饭锅内胆或电压力锅所使用的钢内锅,目前均使用在锅体的底部与导热元件接触,但由于锅体的体积受电饭锅的体积限制,钢内锅体的底部面积有一定的局限,导致锅体与电热元件的接触面积较小,导热性能不高,往往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由于只有锅体的底部与导热元件接触,存在钢材料的锅体的底部和侧部受热不均,钢材料热传导慢,特别是锅壁和锅底两部分温差较大,容易造成底部烧焦饭而上面的饭未熟的缺陷,且存在能源利用不充分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受热面积,节省能源的复合体钢锅。
本实用新型复合体钢锅,包括上部弯折支撑沿的锅体,关键是有一层高导热金属层压合或焊接在锅体外的底部并延伸至锅体外壁下侧位置,在高导热金属层的外面还设有一层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可以是在高导热金属层的外面复合一层铝材料保护层;也可以在高导热金属层的外面涂覆一层导热涂料。其中锅体外壁、金属层、铝材料保护层的连接为环状凹槽或凸槽压合固定;为了锅体的整体性和美观,锅体对应压合或焊接导热金属层的位置上向内冲压成凹位,在凹位上压合或焊接金属层和保护层,使锅体的外侧面的尺寸保持一至;为了增大底部面积,在导热金属层外面上复合一层金属保护层的底部为螺纹状底结构或为网纹底结构。为了保证导热性能较好,所述的金属复合层材料为采用铝或复合铝、铜等热传导和热分布性能较佳的金属。
本实用新型在锅底及锅壁的下部位置压合一层金属复合层,使锅体的底部和侧部均受到相同的热传导,增大受热面积,增加锅体侧壁的温度,减少锅体的底部和侧部的温差,保证受热均匀,提高热利用效率。为了节省材料和能源以及提高良好的导热,锅体侧壁的复合位置为通常盛装被煮物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锅底结构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锅底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由钢材料的锅体1和金属复合层2组成,包括上部弯折支撑沿5的锅体。金属复合层2的材料为热传导和热分布性能较佳的铝,位于锅体1的外层,与锅体1的压合部位仅限于锅底及锅体1下部的锅壁位置,锅体1的下部的直径小于锅体1的上部的直径,上下部形成一阶梯状,金属复合层2复合在锅体1的下部的凹部位置11,在金属复合层的外面再复合一层铝材料保护层3或涂覆一层导热涂料保护层3。因为金属复合层2的热性能比较好,所以它覆盖的部分受热均匀,而人们一般煮饭也都是在此位置以下,这样避免了容易烧焦饭的弊端。只有锅体的底部和锅体外壁下侧位置有金属复合层,增大热传导面积,热效率高。
具体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由的锅体1、金属复合层2、铝材料保护层3组成。金属复合层2的材料为热传导和热分布性能较佳的铝,位于外层,与锅体1的压合部位仅限于锅底及锅体1下部的锅体外壁位置,在金属复合层2的外面又压合上一层铝材料保护层3;金属复合层2边缘和铝材料保护层3与锅体1的连接处冲压一条环状凹槽4,利用金属材料的变形固定金属复合层2和铝材料保护层3。铝材料保护层3的锅底部分采用网纹结构31,与平面锅底相比受热面积增大了30%左右,更有效的利用了底部发热盘的热量,而且更加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运成,未经李运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螺栓拆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杆小头轴承拆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