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敷铜板腐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530.9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1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友举;杨启洪;廖继海;谢再晋;黄谭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3/06 | 分类号: | H05K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板 腐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腐蚀装置,尤其涉及在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的敷铜板腐蚀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印刷电路板的印刷布线区材料,通常使用铜,作为为了腐蚀加工铜布线的腐蚀液,主要使用氯化铁液。在腐性过程中氯化铁(FeCl3)与铜(cu)的反应用下式(1)表示:
2FeCl3+Cu=2FeCl2+CuCl2(1)
随着实践教学被高校广泛认同,电子工艺实习课程于1986年起在国内各高校被广泛开设,线路板的腐蚀是实习的环节之一。
目前大部分都是采用手工腐蚀方法,即把布好线的敷铜板放在一个装有氯化铁的腐蚀液的容器里,然后手工使敷铜板晃动,以加快腐蚀速度。
两年前,郑州东明电子研究所研制了一种腐蚀箱,产品货号为DM2100B,其把箱体隔成上下两部分,采用一个水泵使腐蚀液在上下两部分中循环流动。这种腐蚀箱不需要手动晃动敷铜板,但是其清洗不方便,腐蚀速度慢,不适合于电子工艺实习教学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方便、腐蚀速度快的敷铜板腐蚀装置,该装置特别适合于电子工艺实习教学中使用。
如图1所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敷铜板腐蚀装置,包括储液箱10、泵5、槽体1,槽体1略倾斜,储液箱10位于槽体低端的出水口2下面,储液箱10通过管道4与泵的入水口相连,泵的出水口大致水平设置于槽体高端,槽体1的底面上设置高低不等规则排列的凸起物3,储液箱10的底面有一个漏斗状的排污口。
为了使储液箱的腐蚀液能充分地循环流动,可在所述储液箱10底面还设置一个漏斗状的出水口,通过该出水口通过管道4与泵的入水口相连。
由于在50~90℃的温度环境下比常温下的腐蚀速度快,因此可在储液箱中设置电加热器,从而加快腐蚀速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清洗方便、腐蚀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加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槽体1略倾斜,槽体低端的有出水口2,出水口2下面是储液箱10,储液箱10的底面有一个排污口,排污口呈漏斗状9,排污管7上设置有开关8;储液箱10的腐蚀液经漏斗状的出水口、管道4、开关6、泵5后从槽体1的高端流出。槽体1上设置有高低不等规则排列的锥形凸起物3,需腐蚀的敷铜板置于锥形凸起物3上,腐蚀液流经敷铜板时即起腐蚀作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储液箱10内设置两个加热器,如图2所示,电加热器包括发热丝13和玻璃管12,发热丝13密封封装于玻璃管12内,玻璃管通过固定架11固定于储液箱10的箱底,电源线14从玻璃管的端面引出。启动本装置的时候,腐蚀液处于常温下,两个加热器同时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使其中一个电加热器断电,用一个加热器来维持温度,若温度下降,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重新启动该断电的电加热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附加温度自动检测器和温度自动控制器,这样就使得本腐蚀装置使用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维持快速地腐蚀。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槽体1上设置一个上盖,减少腐蚀液的热量散发,从而节约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