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IM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496.5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8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迎龙;陈明江;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4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m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SIM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等个人通讯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手机都需要配备一SIM卡才能实现通信功能,而SIM卡需要藉由一SIM卡连接器实现与手机内部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现有技术中,SIM卡连接器包括一塑胶片,塑胶片前后两端上开设有数个卡槽,各卡槽中分别插设有一导电端子。该等导电端子都具有一焊脚部,该等焊脚部分别伸出塑胶片前后两端并焊接于对应电路板上。这种SIM卡连接器在长期使用后,往往由于外力引起震动和SIM卡多次插拔挤压导致塑胶片变形,致使导电端子在卡槽中出现松动,进而使焊脚部与电路板上接点出现脱焊,从而导致该SIM卡连接器与SIM卡的接触不良。同时该等导电端子的焊脚部从塑胶片的前后两端伸出,这使得焊接、检测和返工时的作业空间跨。度较大,耗费工时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牢固可靠,焊接、检测和返工作业方便的SIM卡连接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SIM卡连接器,包括一塑胶片、数个第一导电端子和数个第二导电端子;该塑胶片上开设有一焊接槽;第一导电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固持部和一第一接触部,该第一固持部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埋设于塑胶片上,第一固持部上伸出有一第一焊脚部,第一焊脚部伸入到所述塑胶片的焊接槽中;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二固持部和一第二接触部,该第二固持部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埋设于塑胶片上,第二固持部上伸出有一第二焊脚部,第二焊脚部伸入到所述塑胶片的焊接槽中。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SIM卡连接器中,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固持部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固持部皆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埋设于塑胶片上,增强了同塑胶片的接合力,从而避免导电端子与塑胶片之间松动,使SIM卡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牢固可靠。而且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焊脚部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焊脚部都分布在焊接槽中,使得焊接、检测和返工时的作业空间跨度减小,因此作业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SIM卡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SIM卡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SIM卡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塑胶片 10 弹片槽 11
焊接槽 12 第一导电端子 20
第一固持部 21 第一卡持部 22
第一弯折部 23 第一焊脚部 24
第一弹性部 25 第一接触部 26
第二导电端子 30 第二固持部 31
第二卡持部 32 第二弯折部 33
第二焊脚部 34 第二弹性部 35
第二接触部 36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和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SIM卡连接器,用于连接通讯产品的电路板和SIM卡(图中未示),其包括一塑胶片10,该塑胶片10上开设有两排三列共六个呈长方形状的弹片槽11,两排弹片槽11之间开设有一长方形的焊接槽12。该塑胶片10上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埋设固定有三个第一导电端子20和三个第二导电端子30。
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导电端子20具有一呈长方形片状的第一固持部21,该第一固持部21左右两长边的边缘各自斜向上弯折延伸出两个第一卡持部22。第一固持部21和第一卡持部22均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埋设于塑胶片10上,亦即塑胶片10在成型时,胶料注塑在第一固持部21和第一卡持部22上;第一卡持部22的作用在于使第一导电端子20与塑胶片10的连接更牢固。第一固持部21的后端缘向下弯折凸伸形成第一弯折部23,第一弯折部23的末端水平延伸形成第一焊脚部24。该第一焊脚部24从焊接槽12的前边向后伸入到焊接槽12内。第一导电端子20的第一固持部21的中部冲切形成一斜向上弯折并延伸的第一弹性部25,该第一弹性部25的末端向下弯折形成有第一接触部26。该第一接触部26位于塑胶片10的上方,用于与SIM卡弹性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