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捲线器线轮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9407.7 | 申请日: | 200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3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宝熊渔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 地址: | 52371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捲线器线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线捲线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渔线出线顺畅,同时重量轻、成本低的一种新型捲线器线轮结构。
背景技术
参照图1为常见之渔线捲线器的示意图,其中线轮1是渔线捲线器之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之一,通常通过转动线轮1来达到收线或抛线的功能,目前现有渔线捲线器之线轮1主要包括三种,其中,参照图2所示现有之第一种线轮1a,其由塑胶材料一次成型而成,同时在线轮1a的中心嵌装入与主轴枢接配合的金属套筒2a,此种线轮1a虽然具有塑胶材料之成本较低、重量轻的特点,但其存在塑胶件成型工艺所留下的缺陷,即图中M位置处易出现毛边现象,由于渔线在出线或收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M位置处,因而毛边的存在给渔线带来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影响渔线出线或收线的顺畅,以及减少渔线的使用寿命。参照图3所示现有之第二种线轮1b,其由金属材料浇铸制成,此种线轮1b虽解决了前述第一种塑胶线轮1a存在之毛边的问题,但由于其全由金属材料制成,不但增加了线轮重量,而且成本高。参照图4所示现有第三种线轮1c,其由一塑胶线轮主体11c和一金属线轮板12c组成,该线轮板11c通过螺丝13c锁固在线轮主体11c上,该线轮板12c与线轮主体11c组合形成收纳渔线的容置空间14c,此种组合式线轮虽然没有了前述M位置处毛边的现象,但是其在锁固线轮板12c时需要采用多个螺丝13c,藉此,不但线轮板12c的组装工艺复杂,而且由于不同位置处螺丝13c的锁紧力不同,难以控制线轮板12c的平衡,导致容置空间14c各位置处的宽度不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捲线器线轮结构,其克服了前述三种现有线轮的不足,同时结合前述塑胶线轮重量轻及金属线轮无毛边的长处,具有产品重量轻、成本低,且渔线出线顺畅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捲线器线轮结构,包括
一塑胶线轮主体,该线轮主体由同轴设置的大径部和小径部所构成,小径部两端径向凸设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第二侧壁连接于小径部与大径部之间,第一侧壁、小径部及第二侧壁组合形成可收纳渔线的容置空间,小径部的内腔设有轴向内螺纹;
一金属线轮环,其设有与前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线轮环通过该内外螺纹的啮合锁固于线轮主体上,该线轮环一端径向凸设有第三侧壁,且于该第三侧壁上设有一凹位,前述第一侧壁嵌套于凹位内,第三侧壁的顶部外包于第一侧壁外。
所述线轮环由同轴设置的第一径部和第二径部构成,其中,第二径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径部,前述第三侧壁凸设于第二径部的端部。
所述线轮环上设有用于与捲线器主轴枢接配合的转轴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用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线轮由一金属线轮环与塑胶线轮主体通过螺纹啮合的方式组配而成,不但有效解决了影响渔线收放线的毛边问题,而且整个线轮的重量并未有太大的增加,同时线轮环之组装工艺简单,线轮环与线轮主体之间锁固平衡、稳固。本实用新型具有产品重量轻、成本低,且渔线出线顺畅的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渔线捲线器配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之渔线捲线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现有技术之线轮的剖示图;
图3为第二种现有技术之线轮的剖示图;
图4为第三种现有技术之线轮的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组装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线轮主体 11、大径部
12、小径部 13、第一侧壁
14、第二侧壁 15、容置空间 16、穿孔
17、内螺纹
20、线轮环 21、第一径部 22、第二径部
23、第三侧壁 24、凹位 25、外螺纹
26、转轴套 27、空腔 28、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5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一塑胶线轮主体10和一金属线轮环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宝熊渔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宝熊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型高效水洗过滤装置
- 下一篇:防火门锁结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