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开顶集装箱的防漏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319.7 | 申请日: | 200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2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苏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6 | 分类号: | B65D90/0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翌春 |
地址: | 528322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开顶 集装箱 漏水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运输设备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软开顶箱的防漏水装置。
二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货运的工具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发展成为一种多式联运的国际通用的运输工具。根据各种不同的要求,出现了很多特种箱型。需要从箱体的顶部装货时,就采用开顶集装箱。现有的开顶集装箱是按照国际标准ISO1496/1制造,箱体顶面是敞口的,一般适用于装运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开顶箱分为硬开顶和软开顶两种类型。
现有的软开顶集装箱采用的防水装置如图1、2、3所示,软开顶集装箱1,包括位于其顶部4个端角的角件10,位于顶部两端固定连接在角件上互相平行的两个顶侧梁11,位于角件10和顶侧梁11连接处的雨盘12,平铺在箱体顶部用以防水的帆布13,其上与雨盘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孔130,雨盘12与孔130对应的位置设置绳环120,位于箱体顶部的绳子14。在使用时,让绳环120穿过孔130,再让绳子14穿过绳环120,以紧固帆布13。通常情况下,水流容易通过孔130进入雨盘内,从而进入集装箱箱体内部而打湿货物。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开顶箱的防漏水装置,解决帆布孔漏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开顶箱的防漏水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平铺的帆布、用以固定帆布的绳子,所述帆布在与箱体雨盘对应位置处设有的绳环,它还包括与箱体相连的扣接件,该扣接件上设有扣孔,绳环从扣孔中穿出并由绳子通过以栓紧。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扣接件为帆布边沿向外伸出的延伸片,箱体上设有绕环,延伸片可绕过该绕环反扣到帆布上,所述的穿孔设于延伸片的末端。
所述扣接件为安装在箱体的角件或雨盘的一固定环。
与现用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取消了帆布上与雨盘对应位置的孔,防水帆布不会漏水到集装箱里面。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软开顶集装箱的顶部结构视图;
图2是现有软开顶箱防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软开顶箱用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向视图;
图6是实施例1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向视图;
图9是实施例2帆布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4至图6所示,一种软开顶箱的防漏水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平铺的帆布2,用以固定帆布2的绳子3,帆布2边沿向外伸出的延伸片21,箱体角件上固定连接有与延伸片21相对应的绕环51,固定连接在帆布2上表面与箱体雨盘对应位置的绳环4,延伸片21的末端设置有扣孔211,使用时延伸片21由下至上穿过绕环51,绳环4从扣孔211处穿出,由绳子3通过绳环4将帆布拴紧。
实施例2
如图7至图9所示,一种软开顶箱的防漏水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平铺的帆布2、绳子3和与箱体相连的扣接件,该扣接件为安装在箱体角件5处的一固定环52,帆布2在与箱体雨盘对应位置处设有的绳环4,绳环4从固定环52的扣孔521中穿出并由绳子3通过以栓紧。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固定环还可设于雨盘上。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