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投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223.0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6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少藩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1/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28415广东省中山市小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投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照明光源的灯具,特别是一种大功率的LED投光灯,属于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传统的投光灯,其光源采用功率为100W左右的钨丝灯泡、水银灯或者高压纳灯等,制成的投光灯粗大笨重、耗电量大、光衰厉害、维修费用高。LED是一种外形很小的半导体器件,当电流通过它时能够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线。因此,以LED来作为光源的投光灯具有功率要求低、使用寿命长、色彩效果好、体积小、发热量小等诸多优点。例如中国专利CN2886319Y公开了一种大功率LED投光灯,这种LED投光灯,包括壳体、LED光源、驱动器(电源变换控制电路组件)、投光角度控制组件和固定座。它的LED光源的金属热沉通过导热胶直接与投光灯壳体连接,这样不仅不便于LED投光灯的装配,一旦某个部件出现问题,也不便于LED光源的调换。而且由于它采用一体式的LED光源,当投光灯的规格变化时,需要配备不同尺寸的金属热沉,不便于标准化加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装配、方便更换和调节LED光源数量的LED投光灯,而且便于标准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投光灯,包括壳体,LED光源以及与LED光源电连接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光源安装板,光源安装板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安装槽,所述LED光源包括多颗分布在一条或多条汇流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汇流板活动插设在安装槽内,汇流板的末端分别与驱动器电连接。
所述光源安装板由一条或多条截面具有槽口的型材组成,所述安装槽由槽口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光源安装板的两端设有将型材连接成一体的挡板,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挡板通过安装孔与壳体相连接。
所述型材为铝型材,铝型材上成型有用于与挡板连接的通孔。
所述型材的侧面设有卡口,相邻型材的卡口之间插设有连接薄板。
为加强导热效果,所述型材底面与壳体之间设有导热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上方设有聚光装置,所述光源安装板的安装槽正上方设有用于安装聚光装置的滑槽。
所述安装槽与滑槽一体制成。
所述聚光装置包括聚光杯及聚光杯座,所述聚光杯座两侧具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卡脚。
所述聚光杯座上设有活动连接聚光杯的卡扣,聚光杯座的底部沿其在滑槽内的滑动方向设有避开发光二极管的缺口。因此,在光源安装板的安装槽内插入已装配好发光二极管的汇流板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安装聚光装置,以及可以方便地通过滑槽安装聚光装置的聚光杯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装配有发光二极管的汇流板不是直接通过导热胶与壳体相连接,而是通过具有插入式安装槽的光源安装板与壳体相连接,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插入不同条数的汇流板,或不同颗数发光二极管的汇流板以及具有发出不同颜色发光二极管的汇流板,安装或更换非常方便。而且,可以根据生产需要,用相同截面的铝型材组装出不同尺寸大小及规格的光源安装板,实现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安装板安装槽的正上方还设有滑槽,聚光杯座的底部沿其在滑槽内的滑动方向设有避开发光二极管的缺口,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安装聚光杯座和聚光杯。另外,由于安装板采用铝型材制成,因此增强了整个LED投光灯的导热效果,甚至可以取消导热胶,简化装配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分解图(驱动器部分未示出);
图4为图3中铝型材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聚光杯座的放大图。
图6为另一规格LED投光灯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LED光源及光源安装板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LED投光灯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LED投光灯主要包括外框1、上壳体3、下壳体4、由多颗发光二极管7组成的LED光源装设在上壳体4内,夹在外框1与上壳体3之间的钢化玻璃2及密封圈5起密封防水作用。驱动器(未示出)装设在下壳体4内,下壳体4的外侧还设有安装支架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少藩,未经陈少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