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运转的卷筒纸封尾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150.5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超毅 |
主分类号: | B65H19/29 | 分类号: | B65H19/2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226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运转 卷筒纸 封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复卷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运转的卷筒纸封尾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卷筒纸封尾机,主要由接纸平台2、辊筒1、10、空气喷嘴4、胶水喷嘴5、平台7、滑块8和导轨9组成,如图1所示。当纸筒3复卷好后,沿着接纸平台2滚落到辊筒1和10之间,辊筒1、10带动未封尾的纸筒3转动,位于纸筒3上方的空气喷嘴4喷出的气流将纸筒尾部6打开并吹到位于辊筒10一侧的平台7上;当纸筒尾部6的末端到达既定位置,位于纸筒3上方的光电开关给出的信号通过系统控制电路控制辊筒1、10停止转动;然后由装在沿导轨9作轴向滑动的滑块8上的胶水喷嘴5将胶水喷到纸筒尾部6的末端;在系统控制电路驱动下,辊筒1、10再次转动,完成封尾动作。在上述结构中,纸筒3的封尾动作需分步完成,无法连续进行,尤其是滑块8沿导轨9滑动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造成生产效率低,无法与现有的高速复卷机配套,影响了整套自动生产线的效率。同时上述结构的卷筒纸封尾机还存在着控制部分复杂、可靠性不高、经济性不高、实用性不强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能可靠、连续地对纸筒进行封尾的卷筒纸封尾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连续运转的卷筒纸封尾机,包括接纸平台24、传动辊筒22、空气喷嘴27、平台31以及复卷好的纸筒25,所述接纸平台24前端下方设有传动辊筒22,接纸平台24前端上方设有压辊26,空气喷嘴27装在压辊26一侧;接纸平台24前端下方还设有吸附辊筒21,该吸附辊筒21辊筒面圆周上均布满轴向排列的气孔23;吸附辊筒21的辊筒面在其轴线方向上分段设置,所述传动辊筒22的辊筒面在其轴线方向上分段设置,每段传动辊筒22的辊筒面以悬臂轴结构布置于相邻两段吸附辊筒21之间;吸附辊筒21和传动辊筒2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传动辊筒22的顶点比吸附辊筒21的顶点稍高出一点;位于吸附辊筒21第1象限区内设有与吸附辊筒21的辊筒内圆柱面紧密接触的真空室29,位于接触处的辊筒面上的气孔23与真空室29相互贯通;所述吸附辊筒21与平台31的交汇处设有活动的上胶刀32,该上胶刀32下方设有胶水盘33。
所述与吸附辊筒21的辊筒内圆柱面紧密接触的真空室29接触面范围为吸附辊筒21顶点与平台31和吸附辊筒21的交汇处之间。在平台31前部上方设有辅助压辊30,该辅助压辊30下端切点与平台31的垂直距离等于纸筒25外径。所述传动辊筒22顶点与压辊26下端切点的距离等于纸筒25外径。所述传动辊筒22和压辊26同向转动且表面线速度相同。所述吸附辊筒21与传动辊筒22转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吸附辊筒与真空室在预定位置上的配合,对被空气喷嘴吹开的纸筒尾部进行吸附并带动其向前滚动,通过自动上、下运动的上胶刀对纸筒尾部上胶,从而实现了可靠连续地对纸筒进行封尾,大大地提高了自动复卷机的生产效率;而且本卷筒纸封尾机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工作稳定可靠、经济性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卷筒纸封尾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续运转的卷筒纸封尾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中:21、吸附辊筒;22、传动辊筒;23、吸附辊筒上的气孔;24、接纸平台;25、纸筒;26、压辊;27、空气喷嘴;28、纸筒尾部;29、真空室;30、辅助压辊;31、平台;32、上胶刀;33、胶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超毅,未经郭超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