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臭大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8836.2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9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圣龙 |
主分类号: | E03D11/13 | 分类号: | E03D1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江西省萍乡***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大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便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臭大便器
背景技术
大便器从使用方式分类,主要有蹲式和坐式两种。这两种大便器的入便口下端的入便管都是呈垂直状态设置,在入便口处可全部观看到入便管内水面,当人们在大便时,如果肛门位置对着入便口,大便会直接落入到入便管水中,便水会溅到人体屁股上,很不卫生。因此,人们在大便时一般都会使肛门位置偏离入便口,让大便不直接落入入便管内,以防止便水溅出,但由于入便口两侧的盆体底面基本上呈平直状,因而大便不会自动落入到入便管内的水中,在大便时,大便全都堆积在盆体内,散发臭气,很不太卫生,且大便后又要较多的水进行冲刷,才能使大便落入到入便管内的水中,不利于节约冲刷水。因此现有大便器还存在着不太卫生和不利于节约用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大便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使用时既卫生,又可节约用水的防臭大便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臭大便器包括盆体和排污管,所述盆体底面具有入便口,所述排污管具有入便管和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一端与入便管下端圆弧形相连,溢流管另一端向上倾斜后水平设置并与外界相连,所述入便管呈倾斜设置,入便管上端与入便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入便管倾斜设置,人们在大便时,可以使人体肛门位置对着大便器的入便口,大便就会先落入到倾斜的管壁上,再从倾斜的管壁上落入到入便管内的水中。因此,在大便中,便水不会溅到人体屁股上,大便排出后可立即从入便管壁上落入入便管内的水中,不会产生臭气,使用时很卫生,且在大便后能一次冲刷干净,可节约冲刷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盆体2、排污管3、入便管4、溢流管5、入便口6、冲刷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所述防臭大便器包括盆体1和排污管2,所述盆体1呈长方体形,盆体1底面具有圆形入便口5,盆体1后端面上设有冲刷进水孔6,所述排污管2由入便管3和溢流管4组成,所述入便管3与溢流管4内外管径相同或相近,所述溢流管4一端用圆弧形与入便管3下端圆滑过渡相连接,所述溢流管另一端向上倾斜后水平设置,并与外界相连接,所述入便管3呈倾斜设置,其入便管上端与入便口5密封相连接,所述入便管3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好是在25-7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圣龙,未经李圣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8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液检验试管架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丝网印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