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暖袋温控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8821.6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6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剑波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H05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暖袋 温控 总成 | ||
【技朮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袋温控总成。
【背景技朮】
在目前市场上销售各种各样的电暖袋温控总成,其大部分电暖袋温控总成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部的外装饰圈、安装于外装饰圈上部的光圈、穿过于外装饰圈、光圈内并插设于底座内部的插座以及安装于插座上面的内圈。在使用过程中,因内圈与插座直接接触,容易使得其插座内部的金属部分将所述内圈导热,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很容易被内圈烫伤。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导致所述的底座与外装饰圈之间漏水而烫伤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不足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可以避免因内圈被插座内部的金属部分导通而烫伤使用者,而且还可以避免因底座与外装饰圈之间漏水而烫伤使用者的电暖袋温控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电暖袋温控总成,其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端面的外装饰圈、安装于外装饰圈内部的光圈、安装于光圈、外装饰圈及底座内部的插座以及安装于插座上端面的内圈,其特征在于:在内圈与插座之间设置有活门,在底座与外装饰圈之间一端的侧面设置有水塞。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活门是由上、下活板相互配合而成;所述上活板的底部延伸出一第一凸柱,而在该上活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多变形孔;在下活板一端的底部延伸出一第二凸柱,而在该下活板中部设置有第二多边形孔。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底座呈圆环柱状,在该圆环柱状的上端面上向外延伸出一环形的阶梯,在该阶梯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空心圆柱体;在该圆柱柱体的底部设置有大圆柱,该大圆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小圆柱。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外装饰圈呈环形的空心的环体,在该环体一端延伸出一向上凸出的帽体。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插座是由矩形体与圆盘一体成型的,在该矩形体底部设置有一个安装缺口,在该圆盘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矩形孔,在该矩形孔两斜对侧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二圆孔,在该第一、二圆孔的附近分别设置有第一、二缺孔槽。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内圈呈圆盘,在该圆盘的底部延伸出一向下的柱体,在该圆盘中央处设置有多边形槽,在该多边形槽四周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因在内圈与插座之间设置有活门,使用时,转动内圈,所述的上、下活板分别实现开启与关闭,可以有效防止插座内部的金属导电而烫伤使用者;从而达到避免因内圈被插座内部的金属部分导通而烫伤使用者的目的。又因在底座与外装饰圈之间一端的侧面设置有水塞,可以防止底座与外装饰圈之间松动而漏水烫伤使用者,从而达到避免因底座与外装饰圈之间漏水而烫伤使用者的目的。另外,该电暖袋温控总成在充电时而光圈发光,使得其达到美观目的。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暖袋温控总成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电暖袋温控总成,其包括底座1、外装饰圈2、光圈3、插座4、内圈5、上、下活板6、7以及水塞8构成的。
所述的底座1呈圆环柱状,在该圆环柱状的上端面上向外延伸出一环形的阶梯,在该阶梯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空心的圆柱体11;在该圆柱体11的底部设置有大圆柱,该大圆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小圆柱。所述的外装饰圈2呈环形的空心的环体,在该环体的一端延伸出一向上凸出帽体21。
所述的插座4是由矩形体与圆盘一体成型的,在该矩形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安装缺口41,在该圆盘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矩形孔42,在该矩形孔42的两斜对侧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二圆孔43、44,在该第一、二圆孔43、44的附近分别设置有第一、二缺孔槽45、46。所述的内圈5呈圆盘,在该圆盘的底部延伸出一向下的柱体,在该圆盘的中央处设置有多边形槽,在该多边形槽的四周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体。
所述的活门是由上、下活板6、7相互配合而成;所述的上活板6的底部延伸出一第一凸柱61,而在该上活板6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多变形孔62;在下活板7的一端的底部延伸出一第二凸柱71,而在该下活板7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多边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剑波,未经何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8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