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盘减震支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8380.X | 申请日: | 200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72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11B33/0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 地址: | 523710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减震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盘减震支架,尤其是指一种用于保护计算机硬盘免受震动损伤之硬盘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与生活愈加紧密结合,且给人们提供了不少便利;近年来又随着信息计算机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尤其是计算机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而现今就计算机中硬盘而言,其常常会遇到硬盘震动现象,如一方面因计算机无法避免遇到震动的环境而产生震动,另一方面则是计算机在开启过程中,硬盘亦会在硬盘架中产生震动;故,硬盘若在震动的环境下,不仅使用寿命会缩短,且常常会发生突发故障,给人们使用带来不便。因此,业界为克服硬盘震动之缺陷,其一般会涉及使用一些减震装置,目前现有的大部分的减震装置都是采用单一的海绵、弹簧或者橡胶,其单一的形状及其构造不能很好的起到防震、减震的作用,而且因单一海绵、弹簧或橡胶之构件,其一旦造成弹性疲乏的情形下,很难对于多变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减震支架,其采用多级减震构件之设计,可实现多重减震之目的,从而达到更好地防震、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减震支架,其多个防震构件组合,即使在其中一防震构件老化时另一防震构件还可起减震作用,使其可应付多变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达到使用之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盘减震支架,其包括:
一组用以夹持硬盘两侧的平行固定支架,在每一固定支架上开设有复数个孔洞;
复数个防震组件,其由第一防震橡胶件、第二防震橡胶件组成,其中,该第一防震橡胶件卡于固定支架上的孔洞中,而该第二防震橡胶件则紧密卡接在第一防震橡胶件上且设于靠近硬盘的一侧;
复数个螺栓,其依次穿过上述第一防震橡胶件、第二防震橡胶件与硬盘固接。
上述第二防震橡胶件由弹性凸起和固定柱一体成型而成,该弹性凸起靠近硬盘的一侧,沿固定柱纵向贯穿弹性凸起设有一供螺栓穿设的定位孔;而第一防震橡胶件呈扁平状,在中间位置处设有一供固定柱紧密卡入的嵌孔。
该弹性凸起上设有复数个弹性中空孔。
该第二防震橡胶件的一侧设有防滑突块。
该第一防震橡胶件周缘设置有一道用于卡住孔洞的卡槽。
上述嵌孔内壁上凸伸有复数个间隔排列的弹性圈。
螺栓的螺帽内侧设有防滑倒刺。
上述固定支架包括一用以设置孔洞的基板,沿基板两侧分别弯折有卡臂,由该卡臂与基板之间形成一可卡持第二防震橡胶件的收纳容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利用第一、二防震橡胶件成多级减震之设计,其中由固定支架传来的震动传到第二防震橡胶件上,通过第二防震的变形减少震动传递到硬盘上面,多余的震动可通过第一防震橡胶件的辅助作用减到最低,进而实现更好地防震、减震之功效;另一方面,即使第二防震橡胶件有老化现象时亦可通过第一防震橡胶件进行减震,故在其中一防震橡胶件老化而造成弹性疲乏时,可应付多变的情况进行调整,有效地方便了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之立体放大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震橡胶件之立体放大外观示意图;
图7是图6侧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防震橡胶件之立体放大外观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栓立体放大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固定支架 11、基板 12、孔洞 13、卡臂 14、收纳容间
20、防震组件 21、第一防震橡胶件 211、嵌孔 212、弹性圈213、卡槽 22、第二防震橡胶件 221、弹性凸起 222、固定柱223、定位孔
30、螺栓 31、螺帽 311、防滑倒刺
40、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图9所示,一种硬盘减震支架,包括两平行固定支架10、复数个防震组件20以及复数个螺栓3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83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交磁通门磁场传感器
- 下一篇:可热固化的增韧热扩展膜前体和其制造的薄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