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蚀液再生及铜回收预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8123.6 | 申请日: | 2007-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2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万春 |
主分类号: | C23F1/46 | 分类号: | C23F1/46;C22B15/00;C22B3/26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9000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回收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蚀液再生及铜回收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行业中,由于电路板自身的结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覆有铜箔的线路板根据实际需要将多余的铜覆层蚀刻掉,然后再进行一些后续工序最终制作成各种线路板。蚀刻过程中会产生含有大量铜离子的蚀液,蚀液根据其化学特性可以分为酸性蚀液和碱性蚀液。这些废液具有毒性大、腐蚀性强等特点,而且含有很多重金属,对人体和动物及环境有着极大的危害,属国家一类危险废物,不准任意排放,需经过特殊处理或送专门的机构处理以减小其危害,并且这些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若不进行提炼回收,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处理蚀液的主要方法是将蚀液中的铜离子转化为晶体硫酸铜,再进行二次处理。但使用该方法处理,蚀液中仍有将近半数的铜离子未被处理,不得不在二次处理中加入其它工序,这样就加大了二次处理所增加的成本。现在我国使用电路板的电子或电器设备很多,而这些电路板基本上都用上述方法加工制成,所以其产生的废液的量是相当巨大的,由此而导致的间接投入也是很巨大的,而且该方法对含铜离子较低的废液无法处理,仍然不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处理效果好的蚀液再生及铜回收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蚀液再生及铜回收预处理装置,包括容器,容器内部分隔出一次搅拌室和二次搅拌室,一次搅拌室后部接有一次分层室,一次分层室后部接有萃取液收集室和蚀液回收室,二次搅拌室后部接有二次分层室,二次分层室后部接有萃取剂收集室和铜离子液回收室,二次搅拌室连接所述萃取液收集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设有两个搅拌室,能分别对蚀液混合物和萃取液混合物进行混合,提高蚀液再生和铜离子萃取的效率,搅拌室后均连接有分层室,蚀液与萃取液以及萃取剂与铜离子溶液可以在相应的分层室内充分分层,方便收集,萃取液和萃取剂收集室后还连接有清洗室,可对萃取液和还原后的萃取剂进行净化和稀释处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搅拌室所在容器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次搅拌室所在容器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C-C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D-D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蚀液再生及铜回收预处理装置,包括容器1,容器1内部分隔出一次搅拌室10和二次搅拌室20,一次搅拌室10后部接有一次分层室11,一次分层室11后部接有萃取液收集室12和蚀液回收室13,二次搅拌室20后部接有二次分层室21,二次分层室21后部接有萃取剂收集室22和铜离子液回收室23,二次搅拌室20连接所述萃取液收集室12。
从生产线收集的含铜离子的蚀液送入一次搅拌室10中,同时加入适量的萃取剂,蚀液与萃取剂在一次搅拌室10内充分混合,蚀液中的铜离子进入萃取剂中成为萃取液,混合后的蚀液混合物流入一次分层室11中,由于物质密度的不同,蚀液混合物在一次分层室11中分为两层,上层为含铜离子的萃取液,下层为除去了铜离子的蚀液,将下层的蚀液直接收集到蚀液回收室13中,转移到生产线即可再次利用,上层含有铜离子的萃取液自动进入萃取液收集室12中。
进入萃取液收集室12中的含铜离子的萃取液被输送至二次搅拌室20中,同时向二次搅拌室20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在二次搅拌室20中搅拌可使萃取液中的铜离子与硫酸充分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铜溶液,同时萃取液被还原,还原的萃取液收集后可再次使用;将硫酸铜溶液收集后,送至电解槽电解即可得到高纯度的单质铜。整个再生和回收过程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为更好更彻底地回收蚀液中的铜,一次搅拌室10内安装有挡流板14,挡流板14上设有多个通孔或通槽,经搅拌后的混合液经过挡流板14,可减缓混合液流入一次分层室11内的速度,既有利于混合液在搅拌室充分混合,又有有利于混合液在分层室11内有效分层,如果速度过快,混合液分层不完全就流入下一工序,则会降低回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万春,未经王万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8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