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枢纽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7915.1 | 申请日: | 200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4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山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16 | 分类号: | H05K7/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枢纽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手机、DV、数码相机等可折叠式电子产品上的枢纽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如手机、电子词典、PDA、MP4等具有影音功能的电子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使这些电子产品显示图像尽量清晰以便于观看而要求其显示界面尽量的大,然而为方便携带又要求其体积尽量的小。为解决显示界面要求大和体积要求小的矛盾,这些电子产品通常被设计成两部分折叠在一起的型式,电子产品的两部分一般通过枢纽器连接。
现有的一种枢纽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枢纽器包括壳体3’,壳体3’的一端部处设有转动凸轮60’,壳体3’内部可滑动地装有滑动凸轮50’,壳体3’内还装有抵顶于滑动凸轮50’的压弹簧4’。所述转动凸轮60’上具有推部61’,滑动凸轮50’的端面具有由上升段曲面和下降段曲面组成的周向的滑凸轮曲面51’。这种枢纽器用于折叠式电子产品上,在将电子产品两折叠部分打开到一定角度,即当转动凸轮60’的推部61’顶点滑过滑动凸轮50’上滑凸轮曲面51’的最高点后,此时即使停止用力,由于压弹簧4’和滑凸轮曲面51’对推部61’产生的旋转作用,电子产品仍可自动打开。
但是,在压弹簧4’和滑凸轮曲面51’对推部61’产生的旋转作用下,电子产品打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从而在完全打开时电子产品的两折叠部分之间会产生冲击并引起震动。电子产品的两折叠部分在折合时,也会出现折合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因而也会产生冲击并引起震动。这种震动一方面对电子产品自身性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者不慎,电子产品还可能从使用者手中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避免电子产品打开和折合时产生冲击力的枢纽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枢纽器包括一枢纽器主体及一阻尼器。阻尼器与枢纽器主体同轴设置,该阻尼器包括:一阻尼壳,该阻尼壳具有圆筒形的筒体部及从该筒体部的一端垂直向内延伸形成的筒顶部,该筒顶部的中部开设有一上下贯通该筒顶部的轴孔;一阻尼体,该阻尼体具有一置于筒体部内的柱体部及从柱体部一端延伸出的连接部,柱体部的另一端穿出筒顶部的轴孔;一卡环,该卡环卡在柱体部的穿出筒顶部的轴孔的一端上并抵顶在筒顶部上;若干个转片,该若干个转片置于筒体部内并卡套于阻尼体的柱体部上;若干个限转片,该若干个限转片与转片交错间隔设置的套在阻尼体的柱体部上并卡置于筒体部内;一可推动阻尼体转动的转体;一密封圈,该密封圈密封在阻尼体的连接部和阻尼壳之间;其中,在该密封圈、阻尼壳和阻尼体之间密封有阻尼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枢纽器由转体带动阻尼体和卡合在阻尼体上的转片转动,从而阻尼体和转片相对于阻尼壳和限转片的转动而推动密封在密封圈、阻尼体和阻尼壳之间的阻尼油,进而利用阻尼油的粘滞阻尼作用抑制电子产品打开或闭合的速度越来越快的趋势使其达到一种平稳的缓慢打开或闭合状态,因此使电子产品两折叠部分在完全打开或闭合时几乎不产生震动,故而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可更好地保护电子产品,也使电子产品使用舒适并可避免从手中掉落。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一种现有枢纽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立体图,为显示内部结构,对其中的阻尼壳和壳体进行了局部剖切。
图3为图2中所示枢纽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中所示阻尼壳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所示阻尼壳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图3中所示阻尼体的立体图。
图7为图3中所示转片的立体图。
图8为图3中所示限转片的立体图。
图9为图3中所示转体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中所示转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中各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壳体 3’ 压弹簧 4’
滑动凸轮 50’ 滑凸轮曲面 51’
转动凸轮 60’ 推部 61’
枢纽器主体 1 卡簧 11
限位压块 12 中轴 13
环形槽 131 头部 132
壳体 14 限转壁 141
压弹簧 15 滑动凸轮 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的银行密码支付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斗痘美容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