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杀菌除臭自动清洗抽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7803.6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5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潘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恭伟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A61L2/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305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 除臭 自动 清洗 抽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抽油烟机包括包括箱体、底板、电机、风轮和自动清洗装置,箱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侧面板、顶面板,自动清洗装置安装在箱体内,底板上有抽油烟口,底板与箱体的下开口可拆卸联接;箱体的顶面板上有出油烟口。存在问题是:经试验表明,可以把产生的油烟绝大部分抽掉排出,但仍有部分残留油烟,挥发在室内空气中形成异味,而且那些不良微粒容易沾附四周墙壁和物体的表面,造成污染使滋生细菌,尤其是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室内有异味,并滋生大量的细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除臭自动清洗抽油烟机,它能有效能、及时处理地清除残留油烟的异味,净化环境,并可以杀灭室内细菌、防止滋生细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杀菌除臭自动清洗抽油烟机包括包括箱体、底板,箱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侧面板,底板上有抽油烟口,底板与箱体的下开口可拆卸联接,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杀菌除臭装置,所述杀菌除臭装置包括轴流风扇、纳米光触媒的灯管、杀菌灯罩、支架和灯管座,二个支架分别与前面板固定联接,灯管座固定在支架上,杀菌灯罩与支架固定联接,前面板与纳米光触媒的灯管相对部位有若干个透风口,一个透风口上安装轴流风扇,前面板、顶板、支架和杀菌灯罩构成处理腔或前面板、支架和杀菌灯罩构成处理腔。
所述的杀菌除臭自动清洗抽油烟机,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装饰板,装饰板与前面板的透气口相对处,有若干列间隔排列的通气孔,上端有插板,底端有一卡槽;前面板与顶面板接合处有插孔;插板与插孔配合,卡槽与前面板底端配合。
所述的杀菌除臭自动清洗抽油烟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纳米光触媒的灯管是外表面上涂有纳米光触媒TiO2的波长365nmUV灯管,或外表面上覆盖一层植入纳米光触媒TiO2的玻纤维织物的波长365nmUV灯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杀菌除臭自动清洗抽油烟机,还包括一杀菌除臭装置,所述杀菌除臭装置包括轴流风扇、纳米光触媒的灯管、杀菌灯罩、支架和灯管座,二个支架分别与前面板固定联接,灯管座固定在支架上,杀菌灯罩与支架固定联接,前面板与纳米光触媒的灯管相对部位有若干个透风口,一个透风口上安装轴流风扇,前面板、顶板、支架和杀菌灯罩构成处理腔或前面板、支架和杀菌灯罩构成处理腔。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当抽油烟机工作完毕后,将轴流风扇、纳米光触媒的灯管接通电源,纳米光触媒的灯管工作,室内空气经透风口进入处理腔,纳米光触媒的灯管杀灭空气的细菌,并去除异味后,由轴流风扇经透风口排出,这样循环往复,彻底杀灭室内的细菌、去除异味。故它能有效能、及时处理清除残留油烟的异味,净化环境,并可以杀灭室内细菌、防止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底板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底板状态的立体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饰板与箱体之间的立体爆炸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杀菌除臭自动清洗抽油烟机包括包括箱体1、底板2、电机、风轮9和自动清洗装置(图中未画出),箱体1包括前面板11、后面板12、侧面板13、顶面板14,箱体1具有一下开口,顶面板14上有排油烟口(图中未标示);底板2上有抽油烟口21,底板2与箱体1的下开口可拆卸联接,还包括一杀菌除臭装置,所述杀菌除臭装置包括轴流风扇5、纳米光触媒的灯管4、杀菌灯罩6、支架7和灯管座8,二个支架7分别与前面板11固定联接,支架7与前面板11焊接或采用其它方式固定联接,灯管座8固定在支架7上,螺钉穿过杀菌灯罩6的螺孔71、支架7螺孔71将杀菌灯罩6、支架7固定联接在一起;如图4所示,前面板11与纳米光触媒的灯管4相对部位有三个透风口111,其中中间的透风111上安装轴流风扇5,前面板11、顶板14、支架7和杀菌灯罩6构成室内空气的处理腔。透风口11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加。
所述室内空气处理腔也可以由前面板11、支架7和杀菌灯罩6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恭伟,未经潘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电生理集成芯片
- 下一篇:往复振动式花生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