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塑复合螺旋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7204.4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7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江明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明榆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螺旋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塑复合管设备,具体是指钢塑复合螺旋管。
背景技术
钢塑复合管目前市场上已有应用。有一种内管为钢管,外管为塑料管的钢塑管主要用于输送流体,如水、油等。其钢管为输送介质的主体而外层的塑料层是对钢管起保护作用的避免其腐蚀破坏。一般这种管材口径不大,小于φ300mm。PVC或PE塑料螺旋管也见之于市场,主要用于排水。其口径为φ250~φ3000之间由于受塑料材料硬度低的限制,该管受外承压力较低,在地埋管中时有塌陷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钢塑复合螺旋管,其耐腐蚀性强、承压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可实现大口径管材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本钢塑复合螺旋管,其内衬为钢管,外层为塑料层,所述钢管与塑料层之间通过粘结层粘合为一体并缠绕成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外周面的截面为矩形,螺旋管的相邻螺圈的塑料层熔粘为一体,螺旋管的内、外壁面均为融熔光滑的表面。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需要,本钢塑复合螺旋管的内衬即钢管可以是碳钢管,也可以用镀锌钢管和其它金属管,如铝管、不锈钢管、铜管。
所述外层即塑料层为热塑性高分子化合物或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如PVC、PE、PP等。
所述钢塑复合螺旋管的管径为φ300mm~φ10000mm,甚至可以为更大管径。
上述钢管与塑料管之间通过粘结层粘合为一体后,经专用设备缠绕成螺旋管,这种螺旋管的生产是在热缩性矩形塑料管(采用专用设备后也可以采用热固性矩形塑料管)挤出的同时进行缠绕的,因而,矩型管密排并熔粘一体,螺旋管的内外壁均为融熔光滑的。根据成品管内径及外承压力,可以设计出内衬钢管的直径壁厚和外层塑料层厚度,从而可以开发出各种直径及耐外承压等级的管材系列。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该管经缠绕成大口径管,其内层钢管使大口径管外承压力大大增加(可根据外承压力大小设计内层钢管的直径和壁厚),而外层的矩形截面热塑性塑料使螺旋管部分各小管间能密排为一体,又对内层钢管起保护作用,避免了钢管被腐蚀。因此,生产的管材口径可以很大,承压力强,内层光滑阻力小,水密性好。
(2)依据实际需要可以设计生产出不同管径、不同耐外承压等级的系列螺旋管,在排水管、流体输送管、涵洞、隧道、巷道支撑中有极广的用途。
(3)该管生产设备不很复杂,功率不大,可以在施工现场生产,在现场边生产、边检验、边施工铺设,可以节省大口径管材很大的运输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塑复合螺旋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钢塑复合螺旋管,其内衬为A3碳钢管1,直径为φ25mm,壁厚为1mm;外层为PVC塑料层3,塑料层3外周面的截面为40×40矩形,钢管1与塑料层3之间通过粘胶剂2粘合为一体,在单螺塑料挤出机连续挤出塑料层3后,即用专用设备把本复合管密排缠绕成φ500螺旋管4,螺旋管4的相邻螺圈的塑料层3熔粘为一体,生产时,在缠绕的管材内外壁实施加热这样使缠绕管内外壁紧密粘合,从而使螺旋管4的内、外壁面均为融熔光滑的表面。
由于A3钢管1是以卷带材制作的直缝焊管可连续生产,外塑管生产也是用单螺塑料挤出机连续挤出,缠绕管长度可依需要截取。因此相对而言,生产设备不很复杂,功率不大,可以在施工现场生产,在现场边生产、边检验、边施工铺设,可以节省大口径管材很大的运输费用。
本钢塑复合螺旋管的内衬即钢管1也可以用镀锌钢管和其它金属管(例如:铝管、不锈钢管、铜管);外层即塑料层3为热塑性高分子化合物或热固性高分子化合物(例如:PVC、PE、PP等)。本钢塑复合螺旋管的管径为φ300mm~φ10000mm,甚至可以为更大管径。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明榆,未经江明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风管
- 下一篇:物料垂直输送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