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消化道酸碱度监护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7203.X | 申请日: | 2007-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8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余革;林治川;温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燕娴 |
| 地址: | 51012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道 酸碱度 监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上消化道酸碱度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病人在接受麻醉及手术时,由于基础疾病、手术操作以及麻醉药物和麻醉操作(如气管内插管等)因素的刺激,常会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而病人在麻醉状态下极易将反流物误吸入呼吸道,造成严重的误吸入性肺炎,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因此,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对上消化道酸碱度进行实时监测十分必要。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麻醉界仍未获得能应用于手术室等复杂电磁环境的上消化道酸碱度监测设备。
目前,在临床上对胃食管反流的监测通常会应用pH值动态监测设备,对病人的上消化道酸碱度进行监测。即通过pH传感器与不同酸碱度的消化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通过这个电压信号来反映上消化道的酸碱度信息。专利号为92202018.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装置,该装置中的pH值检测电路是通过LM331精密电压/频率转换器来进行A/D转换,再以单片机实施信号处理和控制的。由于该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较差,所以应用于存在大量高功率仪器的手术室环境时,很容易受到这些仪器的大脉冲高频电磁信号的干扰,使pH的检测值失准,不能实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真实情况。因此该装置不能应用于手术室或ICU等具有大量医疗设备、复杂电磁环境的场所。
另外,临床上有时需要对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心前区疼痛与冠心病心肌缺血造成的心绞痛进行鉴别。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的诊断通常会应用pH值动态监测设备,对病人的上消化道酸碱度进行监测。而对心绞痛的诊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心电图检查。由于该装置不具备心电图采集分析功能,因此对心前区疼痛的病因不能准确鉴别,甚至造成漏诊和误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上消化道酸碱度监测设备,该设备不仅加强了电磁兼容性能,可以应用于手术室或ICU等复杂电磁环境下,对上消化道酸碱度进行连续实时的监测,而且还可以同时采集分析心电图和连续监测胃食管pH值,为临床上对心前区疼痛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上消化道酸碱度监护设备,包括pH传感器、A/D转换器及PC机,所述的设备还包括pH值检测电路、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微控制处理器、变压器及光耦;所述的pH传感器与pH检测电路相连,所述的pH检测电路、心电采集放大电路及微控制处理器均与A/D转换器相连,所述的A/D转换器通过变压器与PC机相连,所述的微控制处理器通过光耦与PC机相连。
所述的pH值检测电路包括钳位保护电路、一级运放跟随电路、仪表运放电路及二阶低通电路,所述的pH传感器依次与钳位保护电路、一级运放跟随电路、仪表运放电路及二阶低通电路相连。
所述的钳位保护电路由电阻R1、R2,电容C1、C2,晶体二级管D1、D2、D3、D4组成;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pH正电极相连,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容C1的一端、晶体二级管D1的N级及晶体二级管D2的P级均与U1A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晶体二级管D1的P级与-5V电源相连,晶体二级管D2的N级与+5V电源相连;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pH负电极相连,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容C2的一端、晶体二级管D3的N级及晶体二级管D4的P级均与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晶体二级管D3的P级与-5V电源相连,晶体二级管D4的N级与+5V电源相连。
所述的一级运放跟随电路由运算放大器U1A及运算放大器U1B组成;所述的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与U1A的输出端相连,并接于仪表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与U1B的输出端相连,并接于仪表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的仪表运放电路由仪表运算放大器U2及电阻R3组成;所述的电阻R3串接于仪表运算放大器U2的8号及1号端子之间,所述U2的5号端子还与1.25V电源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体快速接头截止阀
- 下一篇:民爆中震源药柱旋熔式自动封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