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用远距离摄像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7107.5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杨志兴;刘兴忠;刘爱华;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晨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8 | 分类号: | G02B7/18;G02B7/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6003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远距离 摄像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手机使用的摄像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机用远距离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通讯设备。除了通讯之外,手机的功能也逐渐得到扩展,如增设摄像功能、视频、音频播放功能等。对于摄像功能而言,大部分手机都是采取内置摄像头的形式实现,由于手机体积有限,内置的摄像头难以配置较多的光学变焦系统,光学变焦有限,所以拍摄远距离景物时,难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拍摄远景的手机用摄像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用远距离摄像模组,内置于手机中,包括镜头座、安装于镜头座前端的前镜头以及安装于镜头座内的镜头组,在镜头组后方设有感光芯片以及联接整个摄像模组与手机内部控制电路的电路接口,在前镜头与镜头组之间还设有光线转向部件。
作为对上述改进,在镜头座中还安装有一调节镜头组位置的调节圈。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光线转向部件为棱镜。棱镜的两垂直边分别与前镜头和镜头组平行设置。景物的光线通过前镜头进入模组中,再经过棱镜的反射进入镜头组中并成像于感光芯片上。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的镜头组包括一凹透镜以及与凹透镜同轴心设置的凸透镜,凹透镜位于光线转向部件与凸透镜之间。整个镜头组合焦距为25mm~160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光学系统中增设一光线转向部件,景物的光线通过转向部件反射后进入镜头组中,使整个摄像模组横向尺寸较小,而纵向尺寸可根据手机的长度以及需要具体确定,以适合安装可调节焦距的镜头组。整个摄像模组可调节的焦距范围为25mm~160mm,通过调节镜头组位置,可拍摄1m至无穷远处的景物,增加了手机内置摄像装置的实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安装于手机中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1~2所示,本方案作为手机用内置摄像模组,安装于手机内部,主要包括镜头座1、依次安装于镜头座1中的前镜头2、棱镜6、凹透镜31、凸透镜32、调节圈4、感光芯片5以及电路板。其中,棱镜6作为光线转向部件,为直角棱镜,前镜头2、凹透镜31分别位于棱镜6两直角面两侧,并分别与两直角面平行。而凹透镜31与凸透镜32同轴心设置,共同组成镜头组3。调节圈4用来调节镜头组3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整个镜头焦点,使镜头对不同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目的。感光芯片5用于将经镜头组3折射后所成的景物虚像转换成数据信息通过电路接口传输至手机内部电路中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由于手机内部电路对摄像模组的控制方式以及各控制电路均为已经成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外部景物的发射光线首先通过前镜头2进入模组中,再经过棱镜6反射后进入镜头组3中,光线通过折射后成像于感光芯片5上。
通过调节圈4的调节,整个镜头组焦距可在25mm~160mm之间,从而可实现1m到无穷远处景物在感光芯片5上成清晰的图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晨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晨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系统及其光导管
- 下一篇:提高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