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曲驳式的厨房专用不锈钢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7030.1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8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堂光;何健斌;何健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堂光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05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曲驳式 厨房 专用 不锈钢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厨房专用的三曲驳式水龙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浴及厨房设施越来越向环保耐用且美观豪华的方向发展,整体外套管可旋转式水龙头因其实用方便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同时由于不锈钢材质不含铅等有害物质,因而是高档水龙头的最佳选择;现有技术的可旋转式水龙头一般由一小段的可旋转并接出水管的套管和不能旋转的水龙头主体构成,其套管内设置的阀芯及隔水导流芯体,阀芯设置在不旋转的水龙头主体内,其缺点是水龙头的覆盖范围小,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美观大方、耐用且安装使用方便的三曲驳式的厨房专用不锈钢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三曲驳式的厨房专用不锈钢水龙头,包括基座、不锈钢水龙头主体、进、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水龙头主体主要由三条不锈钢管构成的连杆机构构成,该连杆机构固定在基座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三连杆机构中与基座相连的不锈钢管内设有水控制开关,该水控制开关主要由阀芯以及阀芯控制旋钮构成。
所述进水管包括冷水进水管和热水进水管,两进水管分别与水控制开关的阀芯相连通,阀芯顶端设有与出水管相连通的混水腔。
所述进水管设置为冷水进水管,该进水管通过阀芯直接连接出水管。
所述出水管的端部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镶嵌有出水网咀,出水网咀外围套接有不锈钢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又三条不锈钢管构成的连杆机构作为水龙头主体,一方面,连杆机构的各连杆均具有一定的长度,连接位置可以自由转动,使整个连杆机构可以随时伸长或折叠起来,使用灵活方便,使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的连杆机构的固定在基座上方便将水龙头固定在墙壁或菜盆边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热水水龙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热水水龙头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冷水水龙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冷水水龙头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不锈钢水龙头主体2-1、进水管2-2、出水管3、阀芯调节手柄4、出水口4-1、出水网咀4-2、不锈钢咀5、水控制开关5-1、阀芯5-2、阀芯控制旋钮6、旋转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曲驳式的厨房专用不锈钢水龙头,包括基座1、不锈钢水龙头主体2、进、出水管2-1、2-2,出水管2-2的端部设有出水口4上镶嵌有出水网咀4-1,出水网咀4-1外围套接有不锈钢咀4-2,出水管2-2的出水口外侧设有阀芯调节手柄3。不锈钢水龙头主体2主要由三条不锈钢管构成的连杆机构构成,该连杆机构固定在基座1,三连杆机构中与基座1相连的不锈钢管内设有水控制开关5,该水控制开关5主要由阀芯5-1以及阀芯控制旋钮5-2构成,进水管2-1包括冷水进水管和热水进水管,两进水管分别与水控制开关的阀芯5-1相连通,阀芯5-1顶端设有与出水管2-2相连通的混水腔。
使用过程中,先将室内的冷水管和热水管分别通过水龙头主体内的冷水进水管和热水进水管与阀芯相连接,经阀芯后的混合水通过混水腔出口与出水管相连通,使用时,可旋转连杆结构的各连杆,根据需要改变相邻两连杆之间的夹角,给使用带来方便。
实施例2
如图5~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水控制开关5主要由阀芯5-1以及旋转手柄6构成,进水管2-1设置为冷水进水管,该冷水进水管通过阀芯5-1直接连接出水管2-2,即水龙头供应冷水。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基座可竖直或水平设置,以配合固定于安装的需要,其外形可以为椭圆形、圆形等可随不锈钢水龙头主体的外形风格改变而改变,使其两者的设计风格相匹配,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做多种修改和变化,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下,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堂光,未经何堂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李箱拉杆结构改良
- 下一篇:发光单元及其传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