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6195.7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祝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文勇 |
主分类号: | B62B7/04 | 分类号: | B62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707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儿童 座位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推车,特别涉及家长更方便照顾儿童和更有利儿童健康的一种设有儿童座位及靠背的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推车,其设置的儿童座位,其前后方向一般均是不能旋转的,家长往往只能看到儿童的后部或前部,不便于及时、准确的了解儿童的情况,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自由调节孩子的面向,以便更好的照看孩子;另外,现有的儿童推车座位的距地高度一般在0.7米以下,而这个高度下的空气中受污染程度较大,其中的灰尘、悬浮物及有害气体均较多,会影响婴幼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比如空气中的含铅物质会对婴幼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儿童推车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可旋转座位、家长更方便照顾儿童的一种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其包括两前、后轮支管两两铰接、中间连接杆等部件连接而成的推车车架,及连接在该车架上的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还包括:
一环形支架,其设置在所述两前、后轮支管的上段,并分别与所述的各支管相接;
一斗形儿童座位,其中部或下部通过一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架上,并可在该支架圆周上滑动,使其方向可自由调节。
所述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儿童座位底部,与所述前、后轮轮轴连线的垂直距离,为0.7~1.3米。
所述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儿童座位,其包括一开口向上的斗形本体;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儿童座位底面或各立面外侧的导向瓦,及设置在环形支架上的导向槽及槽内的若干滚珠;所述的导向瓦套设在所述的环形支架上,并罩住所述的滚珠和导向槽。
所述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儿童座位底部,还设有一使用时夹在所述环形支架圆周上的定位夹。
所述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一靠背及一折叠式遮阳布。
所述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购物袋,其开口向上,其上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两前、后轮支管上。
所述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本体上,设有一用来放置物品的托盘或透明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带有靠背的儿童座位,儿童乘坐时的舒适度较好,并且该座位可以实现360度自由旋转、定位,方便家长更好的照顾儿童或婴儿;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儿童座位距离地面为0.7米以上,可以使儿童避开灰尘较多、污染较重的气层,避免儿童吸入低层污染空气及有害物质;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其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造一款不锈钢管状构件为车架主体的一种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
参见图1~图3,一种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其包括两前轮支管1、后轮支管2两两铰接、中间连接杆3等部件连接而成的推车车架,及连接在该车架上的前轮4、后轮5,所述的车架还包括一环形支架6,其设置在所述两前轮支管1、后轮支管2的上段,并分别与所述的各支管1、2相接;一斗形儿童座位7,其中部或下部通过一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架6上,并可在该支架6圆周上滑动,使其方向可自由调节;所述的儿童座位7底部,与所述前轮4、后轮5轮轴连线的垂直距离为0.7~1.3米,本实施例中为1.0米。
前述的儿童座位7,其包括一开口向上的斗形本体;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儿童座位7底面或各立面外侧的导向瓦,及设置在环形支架上的导向槽及槽内的若干滚珠;所述的导向瓦套设在所述的环形支架6上,并罩住所述的滚珠和导向槽;该儿童座位7底部,还设有一使用时夹在所述环形支架6圆周上的定位夹;座位本体7上设有一靠背及一折叠式遮阳布71,及一用来放置物品的托盘或透明框9;该推车还包括一购物袋8,其开口向上,其上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两前轮支管1、后轮支管2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所得到的其他设有儿童座位的推车,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文勇,未经祝文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光学反射器
- 下一篇:一种重力加速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