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电磁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6169.4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2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晶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西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人们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现有的电磁炉为单层式,其主体内的电路板、线圈盘距离很近,没有隔离开。这种结构的电磁炉无法做到较大的功率,其原因在于:电磁炉在工作过程中,线圈盘发出的热量将直接传递到电路板;另外,电磁炉主体内仅设置了一个散热风扇,散热效果较差,这些因素都容易使电路板因温度过高而无法正常工作。
另外,现有的电磁炉线圈盘大都为平底状或略微内凹状,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不均匀,面积小,线圈盘发热量高,对锅具的材质要求高,且与市场上常见的锅具的兼容性差,型形式较为单一。只能适用于平底汤锅,而且加热范围集中于锅底局部,易烧坏锅具,煮出的食品味道不鲜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磁炉,它可以有效降低电路板的温度,使之不会因温度过高而无法正常工作,从而有利于电磁炉的大功率化。另外,它还具有对锅具的加热面积大及加热均匀的特点,可适用于各种锅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电磁炉主体,电磁炉主体内设有电路板、线圈盘,其中,所述的线圈盘位于电路板上端,形成双层结构,中间设有隔热铝板;电磁炉主体内设有两个分别向电路板和线圈盘吹风的散热风扇。
所述的两个散热风扇皆位于电磁炉主体的下端,其中一个散热风扇的出风口直接面对电路板,另一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吹出的风通过隔热铝板上的导风装置导向线圈盘。
所述的线圈盘整体内凹而呈锅形,其背面的磁条槽为多个每槽两段中空,并绕圆周均匀分布,其余部位为中空;线圈位于磁条槽的上端、线圈盘的正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路板和线圈盘形成双层结构,线圈盘在工作过程中发出的热量可以被隔热铝板吸收相当大一部分,传递到电路板的热量大大减少;其次,它采用两个散热风扇来分别向电路板和线圈盘吹风,也有利于降低电路板的热量,从而有利于电磁炉的大功率化。另外,它采用内凹状的线圈盘,还具有对锅具的加热面积大且加热均匀的优点,可以适用于各种锅具,如平底锅、凸底锅等,彻底解决电磁炉炒菜时的火力不足及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线圈盘后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包括一个电磁炉主体10,电磁炉主体10内设有电路板20、线圈盘30,线圈盘30位于电路板20上端,形成双层结构,中间设有隔热铝板50;另外,电磁炉主体10内还设有两个分别向电路板20和线圈盘30吹风的散热风扇40、41。为使电磁炉的结构更为紧凑,两个散热风扇40、41皆位于电磁炉主体10的下端,其中一个散热风扇40的出风口40直接面对电路板20,另一散热风扇41的出风口吹出的风通过隔热铝板50上的导风装置51导向线圈盘30。见附图1和附图4所示:隔热铝板50上开设有通孔501,散热风扇41的出风口正对该通孔501,通孔501的上端一侧设有开口朝向线圈盘30的半圆状挡板,该半圆状挡板形成导风装置51,散热风扇41吹出的风从通孔501吹出后即被引向线圈盘30。
见附图5所示的线圈盘30,它与附图1和附图4中所示的平底状线圈盘30不同,在该实施例中,线圈盘30整体内凹而呈锅形,其背面的磁条槽31绕圆周均匀分布,其余部位为中空,线圈32位于磁条槽31上端、线圈盘30的正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晶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晶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棱镜片及背光模块结构改良
- 下一篇:坐椅顶腰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