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吹风的加湿电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6153.3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8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泽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泽基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 吹风 加湿 电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带电吹风的加湿电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加湿电暖器主要由加湿雾化器和加热组件及风机构成,通过加热湿气由风机向外散发。如申请日为2004年6月30日,申请号为200420037016.1,发明名称为一种带电吹风的加湿电暖器的专利申请,其包括电暖器本体和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又包括位于电暖器本体上的储水盒和设在储水盒上部的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储水盒内安装有与出水口相对的电振动器。同时该加湿装置上还可以安装有风机,其出风口位于电振动器旁的送风通道上,且高于储水盒的液面。此加湿装置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湿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的缺陷:(1)由于送风通道连接的出风口固定在电器本体上,虽风机送风,而出雾口狭小,所以暖风辐射范围有限、加湿效果不好;(2)由于其通过电振动器的振动,使储液盒内的水变成水气,雾化效果有限,无法达到良好加湿效果;另外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安全,美观的加湿电暖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吹风的加湿电暖器,主要由外壳、水箱、气管、风扇、发热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侧部设有雾化装置,水箱的出水口与雾化装置相连,雾化装置的输出端口连接气管,发热体、风扇设置在该气管的输出端口上方,气管的输出端口外的外壳项部设置有出雾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头、雾化筒构成,雾化头设置在水箱出水口与雾化筒之间底部。
所述电暖器的外壳为主要由前壳、后壳以及底壳组成的柱体结构,前壳与后壳组合安装于底壳的空腔内;出雾口设置在前壳的上沿。
所述水箱活动设置在外壳内腔下部,外壳上设有风速调节按钮,该按钮与风扇电机调速装置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有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箱与雾化装置连接,水箱内的水经过雾化处理后,由气管输送到风扇前,并通过风扇将雾气散发到周围的空间内,同时,气管上的发热体可以加热风,使风扇制造的风的温度比空间温度稍高,从而达到取暖的目的。
2、气管输出端上设置出雾口,该出雾口固定于外壳顶端,由于风扇可以按需大角度转动,使雾气的流动方向与风的流动方向一致,风辐射范围广,暖风温度及风速、辐射范围可以调节,使用方便。
3、外壳内水箱由于采用活动连接固定,拆卸加水非常方便;另外本加湿电暖器为紧凑形一体化柱型结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外壳1、水箱2、气管3、风扇4、出雾口5、雾化头6、雾化筒7、前壳8、后壳9、底壳10、发热体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带电吹风的加湿电暖器,主要由外壳1、水箱2、气管3、风扇4、发热体11构成,水箱后侧部设有雾化装置,水箱2的出水口与雾化装置相连,雾化装置的输出端口连接气管,发热体11、风扇4设置在该气管3的输出端口上方,气管3的输出端口外的外壳顶部上沿设置有出雾口5;所述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头6、雾化筒7构成,雾化头6设置在水箱出水口与雾化筒7之间底部位置,外壳1主要由前壳8、后壳9以及底壳10配合组合而成,前壳8与后壳9组合安装于底壳10的空腔内,所述水箱2以及与水箱相连的雾化筒7均设置在外壳内腔的下部,外壳1上设有电源开关、风速调节按钮,该按风速调节按钮与风扇电机调速装置相连。
使用时,按下外壳上的电源开关,发热体开始发热,水箱中的水经过雾化输送到雾化装置的雾化筒上,然后通过气管输出,经过发热体加热输出到出雾口外,同时经过风扇的加速,调节热风扇的辐射风向,使周围环境的温度得到提高,并将雾气散发到周围的空间,从而达到了适宜空间内取暖和加湿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泽基,未经冯泽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1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装置的固定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制半导体器件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