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灯的老化线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6140.6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6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道义 |
主分类号: | H01J9/42 | 分类号: | H01J9/4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1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灯 老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灯的老化线设备。
[背景技术]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不断摸索和发展,我国节能灯的产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很多产品已经接近或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由于质优价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强,随着居民消费意识的提高以及对节能灯产品的认识和需求的提高,节能灯产品的市场在一天天的扩大,而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节能灯的发展,为此如何能对节能灯实现老化,观察节能灯是否能够承受各种电压的冲击,有无爆电容短路黑头等,提高节能灯的质量成为了一大急于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高、使用方便、能够增加节能灯质量的老化线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节能灯的老化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在机架上设有驱动装置、以及由驱动装置带动而进行移动的传送带,在所述的传送带上设有多个灯座以及一端与灯座连接的导电部,在机架上设有与导电部另一端动连接后可以使灯座通电的带电部,所述带电部至少有两个电压区。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的老化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部与调压器连接,该带电部是由多段带电区域组成,至少包括有一个低压带电区、一个常压带电区、一个高压带电区、一个高温高压带电区以及一个高温高压冲击区。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的老化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带电区电压为:0~220伏,常压带电区电压为:220伏,高压带电区电压为:220~250伏,高温高压带电区电压为:220~250伏,高温高压冲击区电压为:220~250伏。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的老化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部为导电槽,所述导电部为导电刷。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的老化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带电区设置在带电部的下方,在高温高压导电区的下方设有发热盘。
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灯的老化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传送带上设有控制导电部与带电部连接的断路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上设有多个灯座和导电部,在机架上设有与导电部连接后可以使灯座通电的带电部。这样改变带电部的电压就可以对安装在灯座上的节能灯进行各种电压的测试,以实现电压老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外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架上的带电部和无电部与导电部配合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节能灯的老化线设备,包括有机架1,在机架上设有驱动装置3、以及由驱动装置3带动而进行移动的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由多块板连接成皮带状,传送带4能够在驱动装置3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在所述的传送带4上设有多个灯座41以及一端与灯座41连接的导电部42,在机架1上设有与导电部42另一端动连接后可以使灯座41通电的带电部21,所述带电部21至少有两个电压区。这样改变带电部21的电压就可以对安装在灯座41上的节能灯进行各种电压的测试,以实现电压老化。
在机架1上设有无电部22,对应无电部22的上方的传送带4为装卸区43,在此区可以将节能灯装载于灯座41上。所述带电部21与调压器连接,该带电部21是由多段导电区域组成,至少包括有一个电压为:0~220伏低压导电区211,一个电压为220伏的常压导电区212,一个电压为:220~250伏的高压导电区213,一个电压为:220~250伏的高温高压导电区214,以及一个电压为:220~250伏的高温高压冲击区215。带电部21还包括有一个电压为220伏的导电区216,对应于导电区216的上方的传送带为检测区44,检测节能灯是否可以正常发光。
所述带电部21为导电槽,也可以为导电轨道;所述导电部42为导电刷,也可以是导电块。
所述高温高压导电区214设置在带电部21的下方,在高温高压导电区214的下方设有发热盘5,以模拟节能灯在高温情况下的使用转状态和开关效果,实现高温老化。
在传送带4上设有控制导电部42与带电部21连接的断路开关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道义,未经陈道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循环发电装置
- 下一篇:二氧化碳激光面部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