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网络多参数健康监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5130.0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54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菊;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H04Q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22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参数 健康 监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监护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多种网络连接方式的多网络多参数健康监护系统。
技术背景
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应用是世界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市场调研表明,RFID将会向更广的区域拓展,譬如网上借书、住院出院、指纹识别、进出关卡、快捷交通等,整个世界都是RFID的身影。RFID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RFID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从市场份额看,在身份识别领域的需求,占据了RFID中国市场总需求量的48%左右。专家预计,2009年RFID市场规模将超过53亿元。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2006年在政策、标准、芯片、硬件、软件、应用等各个环节,皆有所发展与进步,RFID产业与产业链将逐步壮大与成熟。各地方政府从管理需求的角度,也越发看到RFID的重要并采取了推动RFID发展的行动。
健康或疾病监护设备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监护仪器已经逐步得到了推广。授权公告号为CN1795818,授权公告日2006年7月5日的中国发明专利“手机网络传输监护仪”,提供一种能在手机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可兼容多种通信网络、可随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便于携带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监护设备。但是该设备不具备采用RFID技术将监护参数与病人绑定而获得的防医疗事故功能,这就导致当有大量监护对象时容易发生重号或错号,难于管理;该设备亦未能采用护腕式设计,其“便携”程度有限,必将影响被监护者的正常活动,限制了仪器的使用范围;同时该专利技术所述监护仪内部需要GSM/CDMA射频芯片,必然要求采用较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也必须为每台仪器都配置电话号码卡,这些都会提高硬件成本及工艺复杂度,最终导致成本过高,体积过大,不利于大范围推广。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规范,具有低成本、微功耗、小实现空间等优点,其自动、实时的无线接入功能的便捷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针对个人信息终端互联、联网、上网而设计的蓝牙产品在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传感器系统可以测定人体的许多生理状态,如心率、心电图(EKG)、血氧渗透(SAO2)、温度、身体状况、肌肉活化等,还有一些分析系统是用来测定人体组织和体液样本状态的。对这些系统来说,在测定和记录数据与相关信息方面有些是通用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多种网络且具备唯一的身份识别功能的多网络多参数健康监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实现其目的。
本设计的多网络多参数健康监护系统,系统包括多功能健康监护仪、网络和数据库服务器,多功能健康监护仪内嵌有电子标签模块通过网络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通过电子标签模块该系统可以实现佩带者身份的智能识别,并能对佩带者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血压、脉搏、血氧进行自动测量、远程监护和远程数据库访问,实现佩带者和大型医疗机构间的双向通信,为每一位病人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实现医护人员与佩带者的网络互联,达到远程实时监护目的。
所述网络包括无线通讯网络、因特网或局域网。具体的网络实现方式是多功能健康监护仪依次通过移动通讯设备、GPRS网络和因特网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局域网的实现方式是多功能健康监护仪通过病房监护终端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并设有医疗终端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为了方便网络连接和网络拓展,所述因特网、病房监护终端和医疗终端通过网关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
为了方便使用,实现无线数据传输,提高实时监控能力,本设计多功能健康监护仪通过蓝牙通讯单元与移动通讯设备和病房监护终端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终端设有用于读取多功能健康监护仪上电子标签信息的读卡器,其系统包括电子标签信息获取模块、电子病历编辑模块、数据下载/上传模块和打印模块。
所述多功能健康监护仪结构包括体温、脉搏、血压、血氧检测及转换电路,单片机数据采集、存储、控制与显示电路,RFID电子标签模块,蓝牙无线收发单元。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RFID电子标签技术、多网络通信技术等多项高新技术与一身的多网络环境下RFID多参数健康监护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佩带者身份的智能识别,并能对佩带者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血压、脉搏、血氧进行自动测量、远程监护和远程数据库访问,实现佩带者和大型医疗机构间的双向通信,为每一位病人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实现医护人员与佩带者的网络互联,达到远程实时监护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模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未经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5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解铝业平整极上保温料的推料耙
- 下一篇:组合照明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