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胶水治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4717.X | 申请日: | 2007-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9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杏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一种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表面温度测试中的点胶水的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产品进行表面温度测试中使用thermal胶水进行点胶时,通常都是直接将thermal胶水直接倒入,由于人为因素从而容易发生因胶水的流量不可控制,而造成胶水倒入过多,造成浪费且不美观。另外,因为该种方式下粘贴的准确度不高从而造成表面温度量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制胶水倒入量的点胶水治具。
为了达到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所述点胶水治具为利用大气压原理设计而成,其包括一呈密封状态的瓶,该瓶具有瓶体和瓶盖,且在该瓶体内腔装有胶水,另,自所述瓶盖外部且贯穿于该瓶盖而一端伸入到瓶体内腔的第一、第二导管,并且该所述瓶体和瓶盖以及瓶盖于第一、第二导管之间为处于密封状,且该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为部分黏附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导管一端末为一软气囊,则其另一端为伸至于瓶体;所述第二导管一端为胶水流出口,另一端则为胶水流入口且该端为伸入至所述胶水内;此外,所述第一导管自瓶盖处伸入导瓶体内腔的长度为小于第二导管自瓶盖处伸入导瓶体内腔的长度。
通过上述结构,使用者只需轻捏第一导管的软气囊使得软气囊内之空气挤压进瓶体内而造成该瓶体内压强加大,从而使得瓶体内装的胶水通过从第二导管的胶水流入口流入至第二导管内并通过第二导管的胶水流出口于产品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软气囊的捏压使得瓶内压强增大,而使得瓶内胶水通过第二导管进而对产品点胶,该治具可根据测试需求去控制胶水的流出量,且其制作成本低,提高了表面温度测试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点胶水治具包括一呈密封状态的瓶10,该瓶10具有瓶体102和瓶盖101,该瓶体102和瓶盖101之间为密封状,且在该瓶体102内腔装有胶水2,于胶水2与瓶盖101之间具有一空气腔(图中未示),该空气腔的压强与瓶外压强持于平衡。第一、第二导管(201和202)自所述瓶盖101外部且贯穿于该瓶盖101而一端伸入到瓶体102内腔,且该所述第一导管201与第二导管202可为部分黏附在一起,并且该第一、第二导管(201和202)与瓶盖101之间为密封状。
其中,所述第一导管201一端末为一软气囊2011且置于瓶外,其另一端则为穿过瓶盖101而伸至于瓶体102内且至于胶水2上方,即于胶水2与瓶盖101之间的空气腔中;所述第二导管202的一端为胶水流出口2022且亦置于瓶外,另一端则为胶水流入口2021且该端为伸入至所述胶水2内,且接近瓶体102底部;此外,所述第一导管201自瓶盖101处伸入导瓶体102内腔的长度为短于第二导管202自瓶盖101处伸入导瓶体102内腔的长度。
参照图1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点胶水治具为利用大气压原理设计而成,使用者只需轻捏第一导管201的软气囊2011使得软气囊2011内之空气挤压进瓶体102内而造成该瓶体101内压强加大,从而改变瓶体102内的压强与瓶外空气压强失去平衡,进而促使得瓶体102内装的胶水2在压强的作用下通过从第二导管202的胶水流入口2021流入至第二导管202内且通过第二导管202的胶水流出口2022于产品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治具可根据测试需求去控制胶水的流出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