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417.1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军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04;F24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1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光催化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具体是一种可连续且大风量工作的新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发展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另一方面,在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主要是采用活性炭吸收、负离子除尘等技术,活性炭吸收技术是将有害的物质吸收,无法将其去除,一旦吸收饱和,只能更换吸收材料;负离子除尘技术无法应用到由生物、化学造成的污染。光催化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也是当前治理空气污染的方向,其中,中国专利99229554.8公布的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是在常温常压下,用含有活性炭、二氧化钛材料的吸收块将空气中的有机物质吸收饱和后,在日光或紫外灯照射下,将吸收的有害物质催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目前国内外,光催化处理空气的技术大多和中国专利99229554.8相近或者类似,此类光催化技术最大的不足就是无法连续、大风量的工作,且经处理后的气体中,有机溶剂的含量依旧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拱一种可连续、大风量工作的新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该技术能使空气中有机物含量低于ISO14000和环保法规规定的含量,且可批量生产,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机体、空气过滤网、风机,在机体内设有旋转机构,其中,旋转机构包括轮架、装置在轮架上的吸附转轮及驱动吸附转轮转动的电机;
吸附转轮上装置负载有光催化剂的分子筛,在轮架上对应分子筛位,通过隔板分隔成截面为扇形的气体处理区和催化区,催化区与进入机体的待处理气体不连通,在催化区内设有紫外灯,吸附转轮在电机的驱动下,其上装置的分子筛按预设的速度循环转动并交替的处于气体处理区和催化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在催化区内分设光催化区和过渡区,在光催化区内设置紫外灯,其中,吸附转轮在电机的驱动下,其上装置的分子筛可按预设的速度循环转动并交替的处于气体处理区、光催化区和过渡区。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吸附转轮为圆柱体,分子筛分别设置在吸附转轮的两侧面上,轮架上的气体处理区、光催化区和过渡区分两组分别置于吸附转轮两侧。
或者吸附转轮是由分子筛分别设置在其内壁面和外壁面上的筒状体,筒状体套置在轮架上的气体处理区、光催化区和过渡区的外圆面上;筒状体可以由若干个环状体层层叠加而成,环状体又可由若干块扇形块拼凑而成。此种结构可批量生产,可根据实际需求一次性累高,也可在实际运行后的装置上再次叠加本环状体以达到实际运行量。
上述分子筛均采用蜂窝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这样实现的:
利用风机将含有机溶剂的废气经过空气过滤网过滤后流入气体处理区,气体处理区由负载有光催化剂的蜂窝状分子筛制成,分子筛吸收废气中的有机溶剂,透过分子筛的气体变成洁净气体排入大气,为使分子筛连续不断工作,利用旋转机构将吸收了有机溶剂的分子筛依次转入光催化区、过渡区。光催化区内设置紫外灯,紫外灯与负载在分子筛上的光催化剂共同作用使吸附在分子筛上的有机溶剂分解,分子筛恢复吸附功能,经过过渡区的分子筛再次转入气体处理区,如此循环反复运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如上方法及结构形式,和其它光催化方法或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新型光催化空气净化方法及其净化装置主要有以下优点:可以连续工作,可以处理大风量有机废气,可批量生产,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使处理后废气中有机溶剂的含量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含量可以低至1-2ppm,其经济效益明显,应用领域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扇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吸附转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轮架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机体,2、空气过滤网,3、风机,41、轮架,411、气体处理区,412、光催化区,413、过渡区,42、吸附转轮,421、分子筛,422、扇形块。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体1、空气过滤网2、风机3,机体1内设有轮架41,轮架41上装置吸附转轮42及驱动吸附转轮42转动的电机,轮架41、吸附转轮42、电机构成旋转机构,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军,未经马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安全灯
- 下一篇:一种带有加强筋和“T”型齿的规整陶瓷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