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板承板的定位销卸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231.6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扬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扬志 |
主分类号: | B25B7/02 | 分类号: | B25B7/02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定位 卸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承板的定位销卸除器,特别是一种令夹固部厚度大于夹臂本体厚度,而以夹臂的组合螺丝为支点,进行省力的杠杆作用,以有效地卸除定位销的卸除器。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目前电路板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定位方式,是凭借植入电路板10的定位销11,将电路板20定位以进行加工程序,但因电路板20的尺寸大小规格不一,该定位销11乃必须因应不同规格的电路板而有不同的植入位置;于是,在转换至加工不同规格电路板之前,电路板承板10必须更换其定位销的植入位置,亦即要卸除植入于旧位置的定位销,再于新位置植入定位销;而习知卸除定位销的方式,一般是以第一图所示的夹钳30拔出定位销,此方式因较为费力而效率不佳,或以第二图所示的剪钳40剪断定位销,此方式则因剪断的定位销会有乱弹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板承板的定位销卸除器,以解决先前技术效率不佳或有危险性的问题,而具有安全且效率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创作的电路板承板的定位销卸除器,包括一对夹臂及一对握把,夹臂与握把之间设置有支点,夹臂与握把组合成可绕该支点转动的杠杆式样;其中该对夹臂的夹固部厚度大于夹臂本体的厚度。
进一步,该对夹臂之间通过组合螺丝组合在一起,所述支点为该组合螺丝,该对夹臂与握把的组合杠杆式样为省力型的杠杆式样。
再进一步地,所述夹固部的夹固面为平坦夹固面、压花夹固面或齿槽夹固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臂的夹固部与夹臂本体之间成一定角度。
上述该对握把上还可联接一对安装体,该安装体绞接在一起,该对夹臂与该对安装体通过绞轴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夹臂与握把组合成可绕该支点转动的杠杆结构,且其中该对夹臂的夹固部厚度大于夹臂本体的厚度,从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该杠杆为省力型杠杆式样,因而能达到省力的目的;再者,本实用新型是将定位销夹固拔出,从而可解决采用先前技术剪断定位销时剪断的定位销出现乱弹而导致的危险性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以夹钳拔出定位销的说明图;
图2是以剪钳剪断定位销的说明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外观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固部结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夹固部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固部的夹固面为平坦面的说明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固部的夹固面为压花面的说明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固部的夹固面为齿槽面的说明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说明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说明图一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3、图4,本创作的电路板承板的定位销卸除器,包括一对夹臂50及一对握把60,该对握把60可控制该对夹臂50的开合状态,在夹臂50与握把60之间设置有支点,夹臂50与握把60组合成可绕该支点转动的杠杆式样;其中,该对夹臂50的夹固部51厚度大于夹臂50本体的厚度,以增加其夹固力。
如图所示,该对夹臂50之间是通过组合螺丝53组合在一起,该支点即为该组合螺丝53,且该对夹臂50与握把60的组合杠杆式样为省力型的杠杆式样。
参照图5,夹臂50的夹固部51与夹臂50本体之间成一定角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便利。
参照图6至图8,该夹固部51的夹固面可为平坦夹固面52a、压花夹固面52b或齿槽夹固面52c等多种形态。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该对握把60上还可联接一对安装体70,该对安装体70绞接在一起,该对夹臂50与该对安装体70通过绞轴71绞接在一起。
基于上述的结构,请参照图9、图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让该对夹臂50的夹固部51贴靠于电路板10,然后操作该对握把60控制夹臂50成为闭合的状态,使其夹固部51的夹固面夹住定位销11,接着将该对握把60下压,即可以该对夹臂50的组合螺丝53为支点,而凭借杠杆作用卸除定位销11;因此,本实用新型以杠杆作用卸除定位销,除了省力之外,亦不会有剪断定位销的危险性,而具有安全且效率佳的功效。
上述所揭示的图式、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大凡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依本案精神范畴所作的修饰或等效变化,仍应包括在本案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扬志,未经陈扬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