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上娱乐湿蹦球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525.7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2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永新 |
主分类号: | A63G31/00 | 分类号: | A63G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0500湖南省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娱乐 湿蹦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娱乐充气球。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水上娱乐设备有高台滑水道,水上充气船,水上行走充气球等,这些娱乐设备各有各的特点,但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娱乐需求,特别是小孩喜欢攀爬、蹦跳和滑水,具有这些功能的娱乐设备现在还没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供攀爬、蹦跳和滑水的水上娱乐充气球。
一种水上娱乐湿蹦球,它包括用鼓风机充气形成的球冠状气囊,所述球冠状气囊开口边缘固定在水池底面,一个固定在水池底部的空心立柱穿过气囊顶部支撑起气囊,气囊顶部通过密闭件与立柱外壁气密连接,水泵将气囊外的水通过空心立柱顶端洒落到气囊外表面上,所述空心立柱上端还系有供攀爬气囊的软绳。
所述密闭件为焊接在空心立柱上的法兰通过橡胶垫用紧固件密封连接而成。
所述气囊开口边缘通过池底预埋件固定在池底,并通过气囊底部水体所形成的水封作用对气囊密封。
所述水上娱乐湿蹦球还包括使气囊内部与外部的水连通的水体连接管,水体连接管安装在池底。
所述空心立柱顶端连接有一个半圆形洒水装置,将水向四周均匀洒落在所述气囊上。
所述洒水装置下方有一个圆环扶手固定在空心立柱上,圆环扶手系有软绳,供人们手牵软绳,沿气囊外壁跳跃攀爬至气囊顶部后从气囊顶部下滑至水池中。为减少攀爬难度,在所述气囊表面还可设置有供双脚攀登用的凹坑。
在所述球冠状气囊四周的水池中,增加喷水装置向气囊顶部喷水,供人们从气囊顶部滑水润滑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设计,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实用,趣味性强,把攀爬、蹦跳和滑水的娱乐健身功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包括用鼓风机2充气形成的球冠状气囊1,球冠半径为5~15米,鼓风机2的出风口设置在气囊中并高出水面9。所述球冠状气囊开口边缘通过池底预埋的螺钉固定在池底,并通过气囊底部水体所形成的水封作用对气囊密封。一个固定在水池底部的空心立柱3穿过气囊顶部支撑起气囊,气囊顶部与立柱外壁是通过立柱上的法兰及橡胶垫用紧固件密封连接而成。一个水泵4将气囊外的水通过空心立柱顶端洒落到气囊外表面上。
所述水上娱乐湿蹦球还包括使气囊内部与外部的水连通的水体连接管5,水体连接管5安装在池底。
所述空心立柱顶端连接有一个半圆形洒水装置6,可将水向四周均匀洒落在所述气囊上。
如图2所示,所述洒水装置下方有一个圆环扶手7固定在空心立柱上,圆环扶手上系有软绳8,供人们手牵软绳8,沿气囊外壁跳跃攀爬至气囊顶部后从气囊顶部下滑至水池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池中水深最好为0.8~0.9米,池壁距气囊下边缘不小于4米。
作为一种改进,在本实施例2中,为增加喷水效果,在所述球冠状气囊四周的水池中,还设置有喷水装置向气囊顶部喷水,供人们从气囊顶部滑水润滑用。球冠状气囊表面还可设计有供双脚攀登用的凹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永新,未经郑永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